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海上升明帝> 第559章 陷开封屠大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9章 陷开封屠大同(2 / 2)

击,连连战败,损失惨重。

“让朱忠义、许定国他们不要再往山西去了,不要越过王屋太行,以免孤军深入,再被包围歼灭。

留一军驻守怀庆河内,其余人马回头再打洛阳。”

既然没赶上,那就没必要再深入山西,先退回来把河南扫平再说。

“让王永镇、武大定都往兰州方向退,贺弘器、米喇印等往陇山一带移动,守住陇山一线,防止吴三桂趁胜西进,要依托有利地形,阻击吴贼,切记暂时不要过陇,别去关中也别去陕北。”

在总理处这个如今全面协助皇帝处置军国重务的堂上,朱以海乾纲独断,重新调整部署。

虽然秦晋大起义失败了,但这轮起义给鞑子的打击也不小,直接杀死的清军也有一两万人,其中八旗几千,另外前后攻下几十个州县,尤其是山西,几乎全境被攻破过,钱粮辎重,地方秩序都被破坏。

许多降虏的汉奸,包括那些晋商的分号商铺,这轮也被严重打击。

山西陕北经此一乱,也已经再次打残,特别是鞑子的血腥屠杀,更加导致民生经济的严重破坏,没个十年都别想恢复。

鞑子这是自寻死路。

所以接下来,明军也不用再往陕西和山西进军了,先打河南,再攻山东。

陕西虽然清军兵多,但没有钱粮支持,他们也难长久,现在对峙驻兵越多,后勤压力越大,最后他们自己就会坚持不下去。

就如历史上清初一开始攻入四川贵州等地后,就因为战争破坏过于严重,得不到钱粮补给,最后不得不班师撤退,从顺治到康熙,打了很多年,才最终在西南站住脚。

对于皇帝的这个安排,不论是宋之普还是刘宗周又或是洪承畴等都表示支持,河南现在倒是越发的有利朝廷,眼看着瓜熟蒂落了。

这时再加把力,也是当然的。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要全面攻打河南,比如御营现在就还在整编中,边打边整,以打代练,控制着战事规模,特别是驻淮南一线的御营。

这里被鞑子毁坏严重,明军也要重新安定恢复民生,招聚流民恢复生产,甚至是修复城池,修复被毁坏的淮河堤等,否则后方不稳,也容易出事。

所以主要还是用河南的这些本地势力,让他们立足本地,再加上明军支援的一些武器加一些小股精锐配合,跟鞑子打。

事情讨论的很积极,没有出现什么较大争议。

最大原因还是皇帝握有决策大权,更因为皇帝对大局有较好的把握,不会如天启、崇祯等皇帝一样,自己对局势搞不清楚,大臣们左右争议,夹带私货,皇帝也分不清情况,难以决断。

“自朝廷迁至此后,朕现在都亲自朱批,刘朝也数次向朕请辞代批朱红之权,朕思来想去,觉得确实也无需代批。”

皇帝的话,大臣们听的心中震动。

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这种内外朝制度,形成已久,也一直是微妙平衡,不过当今天子起兵之后,那就是乾纲独断,处处洞若观火,既勤政又了得的皇帝。

以前领兵在外,司礼监还奉旨代批,但现在皇帝都是亲自处置题本,司礼监确实没必要再代批。

当然,这里其实也涉及到更核心的问题,就是皇帝处处揽权亲政,不随意的下放权力了。

特别是下放给太监。

这对殿中的大臣们来说,这是好事啊,尤其是如刘宗周这样的大臣来说,以前跟阉党斗,求之不得呢。

“朕观看历朝制度,打算重定宦官制度。”

“朕将规复旧章,不以手笔费朝典,不以内侍典兵权。”

“不再用太监统兵,也不用太监监军。”

“不准太监拟诏,不准太监议政,不准推举与干预官员任免等事务。”

“严格控制太监数量,不得随意超编,太监最高不得过正四品,每个宦官只允许收养一子,以充继嗣,且必须是年满三十且无养父者,才可收养,并须上报有司备案。”

皇帝把早就谋划多时的太监改革计划抛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