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兰遮成了一座孤城。
不过明军一开始的顺利过后,在面对热兰遮城时却变的不顺利起来,热兰遮是一座棱堡,虽然外围工事没完成,但仍是一座防御性能很强的棱堡。
拥有不少火炮,城堡里也还有不少火枪手,甚至外面还停着两条战舰。
甚至热兰遮城除了主体棱堡与半月堡外, 还有一座起立在外围沙丘上的乌德勒支堡能提供额外火力。
虽说没有配套的斜堤、沟渠、栅栏、低墙等辅助工事,可明军也没打过这种城堡,特别是御营行营也属于一支新军。
而福建郑氏军队却又出工不出力,从广东广西调来的兵,也没经验,朱成功很多时间,倒是得忙着先整顿各部人马,甚至得经常去催福建那边运粮运饷过来。
强攻数次没攻下后。
朱成功开始用笨办法, 结硬寨打呆仗, 先围起来,然后挖包围的壕沟,再构筑炮台。
跟荷兰人火炮对轰,逐步摧毁荷兰人城堡外墙。
就这样一直等到八月。
巴达维亚总督派来了第二批援军,由四条战舰及九百名士兵组成,舰队司令范德朗,也算是久经战阵的指挥官。
四条战舰也较先进,分别装有三十六、三十四、三十三和三十二门大炮。
放在远东,这属于非常强大了。
可范德朗好不容易抵达台湾,结果刚卸下一点补给,和五十名士兵,平静的海面就刮起强风,迫使船只退往澎湖方向暂避。
一走就是二十多天。
甚至被迫游荡到福建漳州海面,等风停了想返回,结果却又遭遇了大明沿海水师的袭击, 狼狈的重返台湾,便遭遇到了朱成功亲自指挥的明军舰队拦截。
范德朗希望靠船大炮多的优势, 直接解决海陆两头围困, 可结果不论是风速还是水文都不利于他们,上风早被朱成功抢占了。
荷兰舰队不仅无法按预案展开猛烈射击队形,反而被挤作一团无法动弹,他们的十二条小船被迫独自冲进了明军舰队,被迎头痛击,全军覆没。
朱成功虽年轻,可手底下有许多丰富的郑氏水战军官,在他的带领下,猛攻荷兰舰队。
科克伦号上的炮手心慌意乱,结果使的火炮多填充了弹药发生炸膛,接着因搁浅而被岸上的明军炮台直接炸沉。
另一条克登霍夫号也被的打的搁浅沙滩,船员和士兵虽然弃船逃脱,但战舰却被明军赶到俘获。
一场战斗下来,荷兰人战死三百多,受伤者不计其数,还损失了两条战舰。
此战后,荷兰人连之前剩下的两条战舰, 总共还剩下四条。
范德朗卸下伤兵,并给热兰遮城留下一些补给弹药后, 把四条船都带离台湾, 他让城堡继续坚守待援,他把舰队带走,避免被明军水师包围全军覆没。
离开台湾的范德朗一边派人回巴达维亚向总督禀报求援,一边跑去了日本。
等到年前,朱成功得到了皇帝调去的一批新式火炮,甚至得到了皇帝亲自拟的攻城战法,先围绕着乌得勒支堡外一百米范围,构筑起完善的工事、壕沟、炮台,随后三十门重炮入场作业,从早晨开始猛烈射击,持续轰了八个小时,打出两千五百多发炮弹。
热兰遮城因射角受限,提供不了多少支援,眼睁睁看着外围的堡垒被轰的摇摇欲坠。
最后荷兰人无计可施,只能在明军攻入前,主动引爆了城堡内的火药,然后弃堡而逃。
失去外围唯一支撑点后,热兰遮城堡也就独木难支了,而这时又传来消息,北边的鸡笼堡也被明军另一支人马久围之后攻下。
绝望的荷兰人并没有等到援军。
躲在日本的范德朗倒是等来了总督的回复。
总督也没法再给他调来援军,也承受不起这么大的损失了。
所以总督要求他前往山东,拜见大明皇帝,请求谈判,希望通过谈判能够挽回台湾,甚至告诉他,大明这位天子与以前的大明天子不同,他对开放贸易的态度很开放。
所以也许不需要再用武力逼迫大明通商贸易了,可以直接跟他们贸易。
只要大明愿意跟荷兰人开放港口直接贸易,那么荷兰东印度公司就算放弃台湾也是可以的,当然,前提是大明还得保证不拦截荷兰至长崎的贸易航线。
范德朗来之前,觉得这趟如果荷兰愿意主动做出些让步,那么大明应当会很痛快的答应的。
毕竟他们能跟澳门的葡萄牙人合作,能跟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合作,没理由拒绝更强大的荷兰人啊。
至于一个台湾,还给他们就是,只要能够拿到直接对明贸易权,一个破台湾有什么好值得争的。
当年也是因为大明不肯贸易,连澎湖都不肯给,这才去占了那个远离航线的台湾,经过多年发展,也没发展出什么来。
如果大明肯在福建或广东甚至是浙江等地,随便划个岛租给他们,比如温州双屿,宁波双屿等,也不需要多大,只要有港口方便进出商船就行,小点都无所谓,绝对比台湾强千百倍。
他们甚至愿意多付点租金。
不过来到登州后,范德朗才发觉,这好像不是自己印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