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
手持竹竿布幔的矮胖老人,看着不远处叶小川正在和那些苍云门弟子秘密议事,没敢靠近,就远远的看着,口中吟唱着《好了歌》。
朗朗上口又十分简单的歌曲,完美的诠释了人的人生。
功名,利禄,美人儿都是虚幻,及时行乐才是王道,死了,什么都没了,变成了城外长满荒草的土馒头,带不走一块银饼子,甚至自己死后的老婆也不会为自己守寡,跟别人逍遥快活去了。
所以,人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世人都信奉最悲惨的事儿,是人活着,钱没了。
说书老人爱钱,喜欢敛财,他这些年所赚的钱财,是天文数字,那部风靡人间的《齐天大圣》,就是出自说书老人的手笔,在老友开的书寓出版发行,每年都能买出数千万册,光每年的版税收益,就足够养活一州百姓。
可是这位矮胖的老头,似乎永远都缺钱。
因为他信奉的是,人死了,钱没花完。
最近几百年来,说书老人将巨额钱财都花了出去,至于花在了什么地方,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钱是好东西啊,大部分修真者虽然不爱钱,但不能没有钱。
说白了,修真者与凡人都离不开钱。没钱,什么都干不了。
以苍云门为例,苍云门每年在后山祠堂上的花销,就有百万两之巨。每年苍云门的财政预算,都在一千万两左右。
有人不禁要问,苍云门乃是深居山野的修真之人,每年花销都有千万两白银,钱从哪里来?
其实修真者,尤其是门派,都不太缺钱。
其一,收租。
修真大派都有自己的田产,还是以苍云门为例,别看总坛在苍云山,其实他的核心地盘是很广的,历代朝廷都将巴中、巴陵等地归纳在苍云门下,从田税到商税,朝廷拿走六成上缴国库,剩下的四成则是归苍云门所有。这是苍云门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每年都有三百万两银子入账。
其二,外门世家的孝敬。
苍云门的外门世家很多的,这些世家几乎都是人间望族。如静水师太的出生的金陵阮家,郭慧出生的郭家,汉阳的杨家等,都属于苍云门的外门世家,这些世家每年都会给苍云门进贡大批的钱财与物资。
其三,做生意。
任何一个门派想要发展,都离不开钱。苍云门也是如此。苍云门的生意很大,布局也比较早,如今汇通天下的九州票号,乾坤钱庄,苍云门都有股份。
除了最赚钱的金融业外,苍云门还将商业触角延伸到了绸缎,瓷器,茶叶这三种暴利行业。尤其是蜀锦,是苍云门除了票号之外最大的生意。
这三大收入来源,支撑了整个苍云门的良性发展。
相比之下,其他门派由于布局比较晚,经济来源就比较单一了。
佛门主要收入就两个,一个是收田租,一个是信徒的香油钱。
尤其是香油钱这一块,让佛门肥的流油。
西域的光明圣火教,不做生意,也不收租,他们收税。
西域三十六国都是他们的信徒,西域百姓缴纳给城主的税银,三成是归于光明圣火教的。
别的门派几乎都是三十年才举行一次内门弟子比试,可魔教四分五裂,势力分布很广,却每十年举行一次圣殿大试。
为什么时间隔的这么短?
还不是为了分钱啊。
每次圣殿大试,除了年轻弟子间的斗法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分钱。
西域各国与草原部落将收上来的三成税银,上缴给魔教的蛮荒圣殿,由五行旗负责统计收纳,每十年向魔教各势力发放。
西域很富裕,积压十年的税银,几乎每一次都在三万万两之上,然后再根据每个门派上报的弟子数量进行合理分配。
魔教这些年内斗的厉害,但直到到现在还维持着高度统一,之所以没有任何一个魔教门派脱离光明圣火教,与分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个门派一旦脱离光明圣火教,就没资格参与分钱,没钱,就没饭吃。
现在,魔教各派系四千余人,也集结完毕。
他们本来就人数众多,又不喜欢和正道弟子打交道,这几天在山顶上开会也都是扎堆聚集在一起。
如今这四千人聚拢在一起,倒也不引人瞩目。
和苍云门聚集的弟子差不多,魔教聚集的弟子,也都是以年轻高手为主。
这些人个个表情阴鸷,目光如鹰,一看就是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他们这些来自魔教不同的派系年轻高手,之所以能拧成一股绳,就两个原因,信仰,钱财。
玉玲珑等人也不知道叶小川要干什么,这些魔教弟子自然更不清楚,他们只知道今天找他们来,是干一件大事,甚至有可能会杀人。
在人间会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