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战时候的三德子一样,秦国的前线装甲部队已经开始习惯混乱与自力更生了。</br>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将过去生产的,装甲合格的坦克废物利用起来,把后补充的劣质坦克上的零件拆卸下来,去修补那些损毁的旧坦克。</br>至少旧坦克的装甲是正常的,尽管这些钢板也扛不住唐军的火箭弹,可它们至少有装甲……</br>那些被拆卸零碎的新配发的劣质坦克装甲车,秦军则尽可能的将它们改造成各种特殊车辆。</br>比如说劣质坦克底盘加上高射炮,组成的自行高射炮;比如说利用劣质坦克的车体,加上一门迫击炮,做成自行迫击炮……</br>总之,秦国士兵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可能的将废物利用起来,并且在战场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br>伪装起来的自行高射炮简直是巷战神器,双联装的20或者30毫米口径机炮安装在坦克底盘上,只要隐蔽的好,是完全有可能与大唐帝国的武装直升机较量一下的。</br>而这种武器对付步兵也很有用,有的时候会突然给唐军造成不小的伤亡,让唐军有些防不胜防。</br>改装的自行迫击炮也很有用,它可以逃开反应越来越快的唐国火炮的反击,至少可以保证车组乘员的部分安全。</br>只可惜这些改装都只是部队自发改造的,它们虽然好用,但是却五花八门,简直堪称后勤补给的噩梦。</br>比如说有的部队改装的自行防空炮安装的是双联装的20毫米口径机炮,有些部队用的却是30毫米口径的。</br>有的部队用单管,有的部队用双联装,有些部队丧心病狂的使用四联装。而有些部队使用的不是机炮是机枪,甚至用八挺机枪凑出个八联装的逆天玩意儿来。</br>这完全取决于这些陆军部队周围有没有空军驻扎,因为大部分的机炮都是从秦国的飞机上拆下来的。</br>大量的飞机被摧毁在地面上,或者因为跑道被毁瘫痪在地面上,或者因为故障报废在地面上……总之,大秦帝国的飞机有许多都已经无法升空作战了。</br>维修或者转运都太费力气了,所以干脆就拆掉,把上面的武器拿下来废物利用,突出的就是一个……随意。</br>陆军在拿到了这些东西之后,就把它们改装到车辆上,因为人反正是搬不动这些沉重的飞机上的机炮机枪的。</br>除此之外,秦军还用这类劣质坦克充当坦克歼击车使用,充当劣质炮台使用,充当运输工具或者做指挥车来使用。</br>可这样做给后勤带来了一场灾难:弹药型号不匹配,空军的储备给不了陆军,维修零件找不到……处理这些问题的秦国后勤部队焦头烂额,不少武器很快就会报废,被遗弃在战场上。</br>甚至有些时候同样的一种坦克零件都无法通用——这完全就是生产部门的原因。以为缺乏合格的工人,许多组装程序都是凑合着勉强完成的,拆下来的螺丝拧不回去的事情真的是太多太多了。</br>油料补给因为丢了大华的油田时断时续,毕竟秦国也是产油国,他们还是可以为前线部队提供一部分油料的。</br>可因为要从国内运往前线,本就捉襟见肘的交通成了最大的难题。秦国的道路网络实在是不怎么样,建设了这么多年,也就只能用勉强够用来形容。</br>运了人就不能运枪,运了枪就不能运弹,运了弹就不能运油……这种情况让秦国对前线的支援变成了一种添油战术,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很白痴的做法。</br>为了节约燃料,降低部队转移时候被袭击的风险,秦军还开始大量装备自行车等民用设备工具。只不过随着蜀地的丢失,秦国储备的橡胶等原材料都开始缺乏,这类产品又昙花一现开始渐渐消失。</br>没办法,失去了南部地区,本来就地处西北的秦国只能开始使用人工橡胶来替代橡胶,勉强进行工业生产。</br>可惜的是工业生产的人工橡胶毕竟只是人工橡胶,它在性能上确实不如天然橡胶,这直接导致了秦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使用寿命下降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步。</br>这种技术还是当年大唐帝国与秦国交好的时候,从唐国那边引进的。当时引进这种技术的时候,赢铎和他的大臣们,多少还带着一丝得意。</br>在他们看来,这是秦国能够实现原材料自给自足的关键一步,唐国愿意提供这种技术,简直就是愚蠢。</br>那时候秦国正如日中天,上上下下的态度都非常的乐观。大多数人那时候都认为,秦国在掌握了足够多的先进技术之后,凭借着强悍的士卒,是可以在战场上战胜骄奢淫逸的唐国部队的。</br>可惜这些都只是秦国单方面的幻想而已,如今大唐帝国在战争中的损失已经接近20万,可唐国国内依旧没有出现严重的反战情绪。</br>从表面上来看,大唐帝国的民众们似乎并不尚武,但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