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目标,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是绝对必要的。如果没有空气,就没有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目标,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成功。
维克多.弗兰克尔用事实最贴切地说明了“人不能没有目标地活着“的道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越南行医的精神医科专家弗兰克尔不幸被俘,后来被投入了**集中营。三年中他经历的极其可怕的集中营生活使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人是为寻求意义而活着。在集中营里他与他的伙伴们被剥夺了一切一-家庭、职业、财产、衣服、健康甚至人格。但弗兰克尔却不断地观察着丧失了一切的人们,同时思索着“人活着的目的”这个老生常谈的最透彻的意义。在此期间他曾几次险遭毒气和其他残害,然而他仍然不懈地客观地观察着、研究着集中营的看守与囚徒双方的行为。最终他完成《夜与雾》一书
在此书中,弗兰克尔用极其真实、有力、生动的论据和论点简述了人活着的目的。此书对于世界上-切研究人的行为的学者来说,都是极有价值的。弗兰克尔的理论是在长期的客观观察中产生的,他观察的对象是那些每日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即所谓失去生命的人们。在亲身体验的囚徒生活中,他还发觉了弗洛伊德的错误,并且反驳了他。
弗咨伊德说:“人只有在健康的时候,态度和行为才千差万别。而当人们争夺食物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动物的本能,所以行为变得几乎无以区别。”而弗兰克尔却说:“在集中营中我所见到的人,却完全与之相反。虽然所有的囚徒被抛人完全相同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消沉颓废下去,有的人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他还从实际中悟到,“当一个人确信自己存在的价值时,什么样的饥饿和拷打都能忍受”。而那些没有目的活着的人,都早早地毫无抵抗地死掉了。在那充满死亡意味的集中营里,弗兰克尔的一位好友曾对他说:“我对人生没有什么期待了。”弗兰克尔否定了这位朋友的悲观人生态度,鼓励他说:“不是你向人生期待什么,是生命期待着你!什么是生命?它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生命的贡献。当然,怎样做才能有贡献?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而怎么回答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有希望的地方就有梦想。
有了清楚的梦想,加上反复地充实与描画,梦想就能变成目标。”目标经过细致认真的研究,对胜者来说,就可看成行动的计划。胜者认为,当目标完全融于自己的人生时,目标的达成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