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你都在忙什么?
在一天24小时的预算卫里,要想充实而偷快地度过,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冷静地意识到它极高的难度,它需要付出牺牲与不懈的努力。
一一阿诺德。贝内特
现代社会,人人以忙为荣,即使无事也要装着很忙的样子,以免被别人看不起。
“我约了人在大酒店吃午饭,我很忙啊。”
“我们俩请你吃碗杂碎面好了。”
“我一秒钟值几十万呢。
这是电影《少林足球》里的一个经典镜头,一事无成的师兄偏要装成日理万机的样子。
也有的人是有事忙,可又忙不到点上。这种人认为,只要忙忙碌碌,人生就没有白过。他们往往不去安排,甚至不会安排工作,他们习惯了按任务的紧迫程度而不按重要性安排工作,因此,常常看到他们到处开“救火车”,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把临时突击当成完成任务的妙法,往往把重要的该办的事拖到最后,结果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他们常常碰到什么做什么,先来先做。有电话来先回电话,有人到办公室聊天,先陪着聊天。他们做工作根据个人爱好而定,喜欢做什么就先做什么,不能合理地利用宝贵的时间;至于因疏忽小事而造成忙乱,因苟且偷生而成为“往事的俘虏”,因抓不住主要矛盾而舍本求末,因迷惑于复杂纷纭的现象,而眉毛胡子一把抓,等等。
其实,最容易的是忙碌,最难的是有成效地工作。管理专家索罗说过:“忙碌本身,不值得...一问题在于,我们忙些什么?”
行为管理的妙诀在于对自己的行为应该进行选择,行动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不但有害无益的行为必须根除,而且可做不可做的事少做或不做,就是有益的活动也要精心筛选。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唐纳德.c.伯纳姆在《提高生产率》一书中讲到提高效率的“三原则”,对我们进行行为选择是很有启示的。这“三原则”是每做一件事情时,应该先问三个“能不能”: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把它与别的事情合并起来做,能不能用简便的方法来取代它。
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说过:“在人类所犯的愚蠢的错误中,最常见的一个就是他们常常忘记他们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无论遇见什么事,都向三个“能不能”,这样,你定能学会做应该做的事,少做可做可不做的事,不做不应该做的事。那么,无事忙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