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可是把李世民累的够呛。
回到宫中之后,他本想好好休息休息。
可长孙皇后偏偏不让他如愿,气势汹汹的找他算账来了。
“李二郎,你果真把我儿子抓来了?”
李二郎!
这个世上恐怕也只有长孙皇后敢这么叫他了。
李世民一抖手,说道,“你这话说的,他是你儿子,难道就不是我儿子么!”
长孙皇后秀眉高挑,她这次来,不是跟李世民逗咳嗽的。
“诚儿呢,他现在在哪?”
李世民本不想告诉她李诚现在何处。
但看长孙皇后这架势,不得到答案,怕是不能善罢甘休。
“秋官狱。”
“什么……”听到秋官狱三个字后,长孙皇后吓的是大惊失色。
在唐朝,执行的是三省六部制。
所谓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其中刑部主管司法刑狱。
长安的刑狱共有两个,一个在平安坊,一个在司徒坊。
而司徒坊的大狱,又被百姓戏称为秋官狱。
皆因此大狱关押的罪犯,大多数都是在朝犯了事的官员。
凡进此狱着,很少有能够活着出来的,三推六问下,皆是交代了自己的罪行,随之秋后问斩。
秋后斩高官,故而得了这个名字。
后至武则天时代,改刑部为秋官,其名出自周礼。
那时,秋官狱,便成了真正的秋官狱。
……
李世民把李诚抓到长安,长孙皇后不恼。
她恼的是你不该将李诚关进秋官狱。
在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之前,你就当将李诚请到长安,安排上好的客房,再派几个精细的人服侍着。
等到事情真正的水落石出之后,再行定夺。
可你现在事情还没搞清楚,便把人押进了大牢,长孙皇后心疼儿子,那自是不依。
李世民在旁听的瞪大了双眼,他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
“什……什么?我给他找家上好的客栈?还要派两个精细的人去服侍他?”
“难道就因为他是朕的儿子?朕就必须对他另眼相待?”
“我用不用再给他找两个唱曲儿的,供他消遣?”
“如果朕这么做了,怎么对得起那些被他无辜害死的生命?”
李世民一连串的质问,说的长孙皇后哑口无言。
最后只能是无理搅三分,道,“你口口声声说诚儿害死那么多无辜的性命,可有真凭实据?”
“难道就只听信程国公的一面之词么?”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朕何曾不想诚儿是冤枉的?”
“但在临安时,朕曾向他询问过此事,他也亲口承认了,那人就是他害死的。”
“如果他是被冤枉的话,又怎么会承认呢!”
听到此处,长孙皇后哇的一声便哭了出来。
“呜呜……我苦命的儿啊!”
“李二郎,你也不想想诚儿为什么这么做?”
“他冒此天下之大不为,为的谁?还不是为了你李唐江山。”
“江陵水患来势甚凶,一旦冲垮岳阳堤坝,江南一代将会有多少人流离失所。”
“到时,势必会朝廷震荡,百姓不安。”
“若非诚儿替你将此事办成,维稳江南,你这大唐皇帝又怎么能做的稳。”
“你现在说诚儿的不是,早干嘛去了你。”
“倘若国库尚有余粮,诚儿又何至于此!”
……
长孙皇后平时沉默寡言的不爱说话,但一到了关键时刻,总是怼的李世民说不出话来。
良久,李世民叹了口气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这根本就是两码事好么。”
“我已经派人去调查此事了,倘若诚儿真的是被冤枉的,我自是不会将他怎么样。”
“倘若事情真的是诚儿做的,你又当怎样?”长孙皇后要做最坏的打算才行。
毕竟刚才李世民也说了,李诚已经亲口承认了这件事。
若想翻案,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倘若他真的做出这种事来……”
李世民忽的沉吟了半晌。
真把李诚给杀了?多少还是有点舍不得。
毕竟虎毒不食子,他李世民虽名为天子,却难做到真正的圣人。
“倘若这个逆子果真做出此事,那便将他削职为民,永不录用。”
最终,李世民还是没有动杀心。
他无奈的冲长孙皇后摆了摆手,“现在你满意了?先出去吧,让朕静一静。”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他整个人的身体就像是被掏空了一样,神情落寞。
这大唐律法是他亲自定下的,法不容情,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
怎么等到事情真的轮到了自己的身上,却总想着情大于法。
忽的,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似是下了什么重大的决心一样。
倘若诚儿真的做出这种天怒人怨的事来,朕绝不能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