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已经是非常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如果无吕布之助,结果真的不定如何!而吕布“轻慢袁绍手下”也是由于此功,由此可以
想见战争的困难。
这也是张燕争天下的最后一搏,失败后就回山继续做他的老本行——山贼,直到降曹。袁绍虽胜,尚有吕布相助,都无力将张燕消灭,足以再次说明张燕的强大。
在官渡之战前期,张燕引兵十几万,骑兵数千投降曹操,再一次说明张燕的强大,那时候代表正统的曹操总共有多少兵马?
所以,虽然两人交手数次,刘稚对张燕的印象非常不错。
而对这个郭太,刘稚的印象就很不美好。现在被徐庶这样一说,刘稚就想起一段记录:郭大以白波谷为基地,聚众10万,北攻太原,南下河东,相当活跃。灵帝死,献帝初立,郭大与南下的匈奴南单于扶罗骑队结合,再攻河东。京师洛阳为之震动,太师董卓惊慌失措,急派中郎将牛辅带兵堵截,被郭大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逃。
这段记录是不是就指得是现在?真若如此,我可真得小心,诏安张燕更需一试。
“元直,非是某不肯收降二人,而是二将实在桀骜不驯,郭太想当初宁可逃到并州也不肯投降,这个张燕,更是三番五次与某交战,此时我军与南匈奴斗得正紧,他二人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最后出来捡便宜,怎会受降?”
徐庶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主公不过一郡之首,现在却是一州之首,相差何止千里?此时二将若来归,方能显示出诚意,如果大战结束二将再来归,其用意必有阴谋,不足信,现在若来归,属于齐心协力共抗外敌,只要二将此时来归,主公不计前嫌,重用二人,必能齐心协力击败南匈奴,徐庶不才,愿面见二将,晓以利害,引他二人来归。”
刘稚道:“二人若真心来归,我必诚心待之,击败
南匈奴之日,封他们为朔方郡太守。”
“有主公这句承诺,徐庶必定可说服二人来归。”
“也好,元直此去,先见见张燕,探探他的口风。”
“诺,臣一定谨记。”
刘稚写下一封亲笔信,徐庶带了一哨官兵,快马加鞭直奔五原郡。
郭太与张燕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以五原郡大青山为中心四处活动,两位牛人联合在一起,兵马总数也有十五六万,两人的小日子过的十分的逍遥快乐。
两人虽然兵合一处,以大青山为中心,实际上两人并未在一起,郭太居住在西边的白波谷,筑城白波垒,而张燕却在东边的黑月谷中筑寨为城,两人一东一西互成掎角之势。
徐庶仔细考虑,先奔张燕这边的黑月谷而来,想当年徐庶和张燕还是有一面之缘,想当初张燕率领黑山军纵横黑山军纵横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声势浩大,若不是刘稚横空出世,张燕此时占据黑山,已经成为冀州一极,可惜都因为刘稚的出现,一切都为泡影。
当初张燕也为徐庶的才华折服,想把徐庶留在黑山军,连孙坚都没留住徐庶,张燕岂能留得住?
这一面之缘,让徐庶决定先见张燕。
简短捷说,这一日徐庶就来到大青山黑月谷。
“站住!再往前走开弓放箭啦!”寨墙之上士卒高声断喝。
徐庶带住坐骑,扬声道:“进去禀报,就说故人徐庶来访。”
什么徐庶来访?张燕差点蹦起来,跟徐庶是见过一面,那时候自己正势大,徐庶正落魄之时,现在可是形势逆转,刘稚官拜并州牧、渤海侯、奋勇将军,追随刘稚的徐庶的自然水涨船高。
一拍桌子:“好!某家倒要看看你许元直所为何来!来人,刀斧手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