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出世,他就给起名叫李天然,就是想把自己学到的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身本领,教会儿子。李天然算是聪明绝顶的人了,自己也很刻苦钻研,学到父亲不到十分之一的本领,就学不下去了,虽然这样,也很了不起了,在深圳改革开放的时代中混的风生水起,可见先天印里面的学识深不见底。
后来李书古放弃安逸的生活,做起了苦行僧般走货郎的生活,最大目的就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传人,不然就愧对师父长青子了。
李书古在林叔那吃完饭后,急不及待的就来到李小暇的船屋,一家人热情的招待着。
李书古摸了摸李大暇的头说: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李大暇说:我爸爸叫李小暇,我叫李大暇,今年七岁,我爸爸是小,我是大,爷奶叔婶们都这样叫着,怪难为情的,说得船屋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李书古略思一下,对李小暇说:孩子该得有一个大名号,我看就起名为李海华吧。海阔天空,才华横溢,这样好不好。
李小暇听完高兴的对李大暇说:快,给叔爷爷磕头,谢造名之恩。李书古来不急阻止,李大暇已经跪下磕头了。
这一跪就是爷孙辈的关系,不是师徒关系了,怎么办。见多识广的李书古调整思路:随其自然,希望以后这孩子能自己刻苦努力。因为爷爷是慈祥溺爱孙子的,师父是严厉无情的。
认定眼前这个孩子为以后的传人,李书古就计划了起来,先教他认识字,再考虑让他上学,做为清华大学一员的李书古深知知识的重要性。想到这里,李书古拿出2000块钱,让李小暇到镇上买小学课本,各种笔簿,还有其他食材用品,准备在这里住几天。
一番推让,李小暇感激的拿着钱往镇上去采购了,林叔也骑上三八大盖自行车,帮忙运货。八十年代,两千块钱可以买很多东西的,李书古的儿子李天然在深圳经营建筑材料,生意火爆,他是孝子,每月准时拿一万块给老头子花。
几天下来,彻底惊呆了李书古,李大暇过目不忘,聪明绝顶,举一反三,一年级的课程已经了然于心。
看到这样的情况,必须改变规划,李书古对李小暇说:让儿子跟着他,爷俩每个月再回来渔村住几天,这样才能学多点东西。
李书古说的话自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考虑到孩子还小,父母会担心,所以李书古就让李小暇夫妻自己拿主意。
夫妻相议了一会,李小暇说:我们都是没文化的,这小子命好,能遇到先生是祖宗有积德,我们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就是太麻烦辛苦先生了。
李书古说:那就这样定了,收拾完东西,明早我们就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