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面对两个儿子的忐忑,笑呵呵的挥了挥手,“不要这么紧张,就是咱们父子三人聊聊天。”
面对老爹的轻松,朱厚照和郑天一,就再次松了口气。
然后弘治皇帝就问了一句:“在我面前,小兔崽子揭开弘治十七年科举舞弊案,天一,你当初知不知道这事?头几天你们兄弟两个在一起的时候,你参与了没有?”
就这一句话问出来,当时让两个人的心,猛的再次揪了起来。
这件事当初朱厚照在老爹的面前,用曲线救国的方式,揭开来。结果没想到,自己的老爹,只是悄悄的招见了一下牟斌,只不过是砸了乾清宫里的许多古董珍玩,然后就一病不起。
然后这件事就没有然后了。
当时在日夜服侍的朱厚照,还认为这事老爹不信,打砸乾清宫,也不过是恨自己搬弄是非,这让朱厚照很是气馁。自己的一番小动作,算是白忙活了。
结果在这里,老爹突然又提出来,感情这事没完,还是来了。
这事儿是一件大事,一件天大的事。这关乎到几乎上百万人的生死,关乎到血流成河的地步。
而同时两个人又心中知道,以睿智的弘治皇帝的智慧,他会立刻知道这是一场阴谋。这会给两个人的人品,在弘治皇帝的心中,留下巨大的阴影。
于是朱厚照准备全部承担下来。
自己虽然是备胎了,在原则上,自己依旧是弘治的儿子。虽然天家无亲情,历史上有太多的皇家父子,反目成仇的事情发生,但估计最坏,就是先将自己这个太子废掉,那不正所谓无心插柳,正和了自己的意啦吗?
只要给自己一段缓冲的时间,自己就有办法自救。
于是挺起了小胸脯,想要承担下来。
结果弘治横了他一眼:“我现在不听你说,我想听天一说。”
语气是缓和亲热的,然后轻松的表情,面对郑天一突然间变得非常严肃:“你要知道,你的小动作,我完全掌控。这一次你必须实话实说。如果有所狡辩隐瞒,这个天下谁也救不了你。”
这就已经明确的告诉郑天一,叫他天一,还是顾念着一份义父义子的亲情。暗示他,让他实话实说,即便是有天大的事,有这一份亲情在,他还是能够保住性命的。
否则当初,也不会承诺给他赐婚做主婚人了。
但一旦这时候,依旧嗯耍小动作搞欺瞒狡辩,那就彻底丧失了弘治皇帝,对郑天一的信任。
既然义父义子之间,丧失了最基本的信任,那么留着他也没有任何必要了。
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郑天一看了一眼自己的兄弟,最终老老实实的回答:“对于殿下想要揭开这场舞弊案的起始计划,开始儿臣是不知道的。
就是在那一天,我们兄弟抵足而眠,发现咱们大明的朝廷,都是老人,而且我兄弟心中,还怀有着远大的抱负理想,还有许许多多想要改革的地方,朝堂里却没有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代言人。
这让我的兄弟,只能亲至赤膊上阵,和那些老臣们硬刚,最终的结局,一定是两败俱伤。
所以我兄弟就想出了这个办法,重新搞一次科举考试,让儿臣做一个监考,在这期考试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一来为父皇解忧,二来为即将进行的改革,寻找到一批真正的执行人才。所以才有了这种被迫的想法。”
对于郑天一的回答,弘治皇帝一直没有插话,只是半眯着眼睛静静的听。
郑天一停住了说话之后,将眼睛再一次睁开:“当时你是赞同了还是阻止?”
郑天一毫不犹豫的鼓起了勇气:“儿臣当时被我兄弟这种,真正的作妖不着调被吓到了。因为儿臣知道,一旦将这个盖子揭开,以上一次科举舞弊的程度,那么就冲三百二十名进士,能够一步一步,进入到殿试,就牵涉的不单单是这300多家的家族,还有从上往下一直到县,所有的官员。到时候民意汹汹,父皇就不得不大开杀戒。那将是百万人头落地血流成河。所以当时儿臣是坚决反对的。”
弘治皇帝就松了一口气,微笑着点头:“你的态度让我非常欣慰,我对你也真正放了心。”
从这样的评论上来看,弘治还是认可自己的这个亲儿子做皇帝,这个干儿子做辅政的。
那么这就将危险解除了。
“那后来你又为什么不阻拦呢?”弘治皇帝又突然间问了这一句话。
郑天一这时候已经没有了恐惧犹豫,脸上却出现了正义的光芒:“后来儿臣不但没有阻止我兄弟的这个举动,反倒坚决支持他。”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这么做不是为了当初,想要组建自己小班底的初衷。”
都已经到这个时候了,没有必要再隐瞒自己的阴暗用心了。在这睿智的,政治斗争驾轻就熟的弘治皇帝面前,再藏着掖着,只能是自己找死。干脆就坦然说出来。
“原先我反对,是因为我不愿见到血流漂杵,玷污了父皇一世英名。但之所以我要支持他,是因为我兄弟说的那句话。寒门学子更努力更求上进,而要想上进,在这个时代留给他们的唯一公平,就是不是拼爹,不是拼财富的科举制度。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