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帝说完,也是满脸的无奈。
他又何尝不想培养出人才来?
然而在大燕,读书对于普通百姓之家来说,可是难以承担的。
所以能选拔的人才,基本都是些出身不错的。
而出身不错的人,又有几个想去做御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苏逸自然能明白他的苦楚,以及培养底层人才之难。
毕竟大燕可不比前世,有着九年义务教育,几乎是不花钱就能学到知识。
在大燕要是没点殷实的家底,很难真正学到些什么。
读书那都是豪门望族,达官贵人家的子弟才会去做的事情。
至于农人家的孩子估计还没成年,就已经要为了口吃的,下地干农活了,又哪儿来的时间学习?
更不谈想要请一名上好的先生,还需花费笔不菲的酬劳。
可是他们埋头苦干一年,都挣不到的钱。
不单如此,还得有显赫的背景才行。
没有背景,向来自认高人一等的学士,岂会放下身段来向你传道授业?
当然,民间也有不少的私塾,有不少的农家人在私塾中求学,意图通过科举来改变命运。
像苏逸这样的,不就是其中的代表么?
但这终究改变不了那些大家族垄断人才,又或者是说学习知识途径的局面。
苏逸也有些无奈道:“若是大燕的基础教育能得到朝廷的支持,那贫苦之家的子弟们要出头,想必会更容易些。”
话毕。
摇晃的马车也逐渐停了下来。
掀开帘子外面就是公主府的府邸。
苏逸早就想着他的小曼儿了,自然也就不再和天元帝废话。
告辞之后,很快便消失在了天元帝面前。
而天元帝还在琢磨着苏逸方才的那番话。
心里在想,基础教育得到朝廷的帮助?
朝廷要怎么帮助?
皇城有国子监,各地都有县学、府学。
这样的帮助,还不够吗?
有很强的感觉告诉天元帝,要是能弄明白其中的缘由,大燕必定能够改善人才不济,世家大族子弟把持朝廷各重要职位的局面。
方才就应该把苏逸留下来,好好的问清楚才是。
正想着,车已经到了皇宫外。
一道人影就拦了上来。
不是陈伯陶,又能是谁?
陛下交代了他招标会的事情,也没交代清楚就带着十三驸马直接跑了。
没办法,他只能守在皇宫等着陛下回来。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见到了天元帝的马车,便迫不及待的迎了上来。
“陛下,户部尚书陈伯陶求见。”
陈伯陶站在马车前作揖行礼。
马车内的天元帝疑惑的掀开帘子。
“朕不是交代了陈尚书去处理招标会一事,如今又有何事?”
“回陛下,臣来,就是为了此事。”
天元帝闻言点点头,直接让陈伯陶上了自己的车辇。
毕竟,大燕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解决百姓们取暖的问题。
随后,他便带着陈伯陶前往了御书房。
……
“陈爱卿,招标会的事情十三公主不是已经在朝堂之上,十分详细的讲述了吗?”
“你还有什么问题?”
天元帝问道。
陈伯陶沉吟片刻道:“陛下,招标会是要召集大燕的豪绅。”
说到这,他为难道:“但今年因为冬季提早来临,大雪覆盖道路的原因。就连走商都极少。”
“若是要把所有的豪绅都召集,让他们赶来丰都,恐怕有难度。”
雪灾愈演愈烈,每多耽搁一天,并会有无数的人冻死。
而且那些豪绅们,还不一定会像预想的这般支持朝廷的工作。
天元帝不愧是大燕明武之君,只是稍作思忖,便有了主意。
“大燕的煤山主要分布在晋、陕两地,又恰好是离丰都较近之地。”
“踏雪而来,顶多也要六七日的功夫。”
陈伯陶闻言还是有些疑惑的看着天元帝。
意思就是,只邀请这两地的豪绅就可以了?
据陈伯陶所知,召集豪绅召开招标会的另一层目的,是为了从他们口袋里掏出钱来。
若是那些商人嫌弃天冷路途远,又不知道有多少钱能赚,那来的人必定很少。
就那三五个豪绅,如何能够抬高价格,又能掏出多少钱来?
只听天元帝娓娓道来。
“晋陕两地是你只需将晋陕之地最有实力的几个豪绅找来,再加上皇城当地的豪绅们,围绕皇城郊外的几座煤山开个小型的招标会。”
“让你户部的人在旁围观,吸取经验。”
“然后再派他们前往当地,再召集当地豪绅,自行组织招标会即可。”
说到这,天元帝展露笑颜。
“如此一来,既省去了豪绅们来回的功夫,也可让户部直接监管当地豪绅行事。”
“而且我大燕的煤炭生产,也不会停止。”
只要皇城外的煤山开始了运作,那就可以保证皇城周围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