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春晖> 第五十六章 快速作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 快速作文(1 / 3)

语文老师在第二学期,除了要求我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坚持每天练字外,还开始在班级尝试快速作文的写法。

李老师发给每个同学一本《杨初春快速作文点评80例》。以前我们写作文都是老师安排,然后学生就像做作业一样上交。几天后让老师批改再发下来,传统的方法比较死板,就像应试教育为了应付考试而读书。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快节奏的时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所以快速作文是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一节课最多写三四百字。而且漏洞百出,错别字漫天飞舞。

主要还是我们的基础太差,知识积累严重匮乏。万事开头难,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学校都花大力气要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学生,我们就行也得行,不行还要行才行。开始快速作文,就是学生交换作文本,相互批改。这的确是提高了效率,但是难得语文老师的亲自指导。

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代表其重要能力的作文似乎已经日落西山。以前的私塾都很注重听说读写,所以老学究一般都有极为扎实的文学功底。

现在的作文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为”和“不为”。一个学期根据要求就布置那么几个作文,认真一点的老师加点周记。批改嘛,视学校的要求和管理或自身的“师德”,看着办。然后,评评,讲讲。

有不有效果,那是学生自己的造化。这样按部就班地布置,按部就班地批改,按部就班地评讲,好坏没责任。这就是“不为”的全部意义。这是绝大多数老师的选择。既是惰性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

“不为”可谓放任自流。“为”的可谓登峰造极。

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学法是当代语文作文教学中“为”的代表和极品。

快速作文更是得到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的肯定和赞誉,追随者效尤者为之五体投地,应试者却似在茫茫大海之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一个极有责任心的教师这样叙述,“每年中考,学生对作文不知所措。从考场出来,学生垂泪,家长叹气。尽管学生埋怨自己,家长埋怨学生。而我作为语文老师,干着急,帮不上忙,深感自己的失职。今年又带初三,怎样才能使这种状况有所改观呢?于是我把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法引入。”

哪一种教学方法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再从天南地北的报告和铺天盖地的著述,就可知其影响是多么深远。

然而,如此神奇的作文教学法,确是彻头彻尾的应试技术和为达到应试目的的八股文。

有人质疑快速作文是应试教育,杨初春举起素质教育的旗帜,反驳说,“恰恰相反,我认为快速作文是一种素质教育,是读、写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未来社会是讲究速度与效率的,快速作文恰好适应了这一种要求。”显得藏而不露。干脆举起反八股的旗帜,说,不管怎样,作文绝对不能写成八股文,否则就完了,你想啊,阅卷老师看了一个八股,又一个八股,千人一面,全一个模式,一种腔调,能给个好分数吗?如此暴露无遗。

还真会树人信心,是人就能写,是学生就可能得满分。能给人这份信心也真是不错。当然要得满分就得有法宝,外之意就是要练要写这种文体。二震撼呢,就是两个80震撼阅卷老师,即开头必须在80个字以内讲清自己文章的主题,结尾用80个字或者不超过两行结题。三斧头,就是并列组合法、三问成文法、套用故事法。

并列组合法就是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不练习整篇的文章,只操练片段作文,能写出150到200个片段,并烂熟于心,随意组合,绝对能“写出”(“组合成”——作者意会)好文章。三问成文法针对的是议论文,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套用故事法就是将现成的故事改换时空,如孙悟空下岗,今人悼屈原、荆柯的选择等等。

好家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考试得分,而且是满分。

目的如此鲜明,又是如此简单。为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当然又极其露骨。满分命中率最高的是抒情性说理散文,好,那就练抒情性说理散文。

现在作文反正又不限文体,其他文体就不要写了,不要练了。不管你是否有情可抒,是否有理可说,也不管你是否有特长于其他文体。

然后怎么办呢?方法简单得很,开头和结尾的八十个字要写(也许可以背呀模仿呀抄袭呀——作者附会)得有震撼力,你非得要写得有震撼力,否则的后果你自己清楚。

震撼谁呢,当然是阅卷老师。可能阅卷老师不大可能认真看你的中间部分,在此之间你尽可以装陈芝麻烂谷子的,只要给人洋洋洒洒、文思泉涌的感觉就可以了。三板斧更是奇特。有些东西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比如并列组合法,有时候练一练片段作文也是无可厚非的,也能提高作文水平的。

“训练学生写作时,从不练习整篇的文章,只操练片段作文,能写出150到200个片段,并烂熟于心,随意组合”,是什么意思?分明是教人做假!这一切,告诉你一个市侩的真理,为达到目的完全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这还叫教育吗?如果用这种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