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顺正处在工业革命的萌发阶段,正是急需大量贵金属货币的时候。
金银的确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但却是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关键。
老马说过:殖民制度、国债制度、保护制度等一些列的体系综合。都是利用国家的权力,积累和组织起来社会力量,像温室一般,助长封建生产方法向资本主义生产方法的转化,并缩短其转化的过程。国家强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
而被普遍认可的金银货币,当然也是一种经济力。
这种经济力可以促成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快速分离。
并且伴随着大顺此时正在萌芽的工业革命,使得这些金银,不只是如同之前一样投向土地。而是在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下,迅速变为诸如矿山、蒸汽机、纺织厂、钢铁炉之类的新的生产资料。
并利用大顺特殊的国情,和唐末以后土地私有制下产生的相对过剩的劳动人口和产业预备军,快速完成工业产能和原本的农业生产产值抗衡的过程,为新时代打下经济基础。
大顺这边最终要解决的还是内部问题。
外部扩张也好、原始积累也罢,总归正如大顺这边批判皮特一样,被认为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刘玉只是把因为经济基础改变而导致的传统社会崩溃的天下大乱,换了一个好听点的说法,叫这些新学派的人接受而已。
既然这些都是手段,那么很明显,大顺现在需要的东西,就是真金白银。
北美物产很丰富,人多地少使得每个人可以提供的投入市场的粮食等农作物、原材料等很多。
但是,因为时代的限制、运输能力的限制、资本回报率的选择,北美的任何商品,对于大顺的商人而言都缺乏吸引力。
同样的金银,可以投在东北种黄豆、可以投在南洋种大米、可以投在印度种棉花,都胜过在北美买些运回去铁钉赔钱的玩意儿。
当然,这不是说北美的这些粮食烟草什么的,就不能换成钱。
但需要一个过程。
一个北美的烟草,换成欧洲的白银,再换成商船的茶叶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大顺的资本,本身也是考虑利息的。
这个时间,大顺自己等不起,也不可能自己去交换,只能是依靠欧洲自己的内部贸易,完成交换。
等货到了北美,直接拿银子走人,而不是在这干等。等不起。
所以,即便从这一点上来看,大顺也不希望欧洲再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至少不能在二十年内再打一场大规模战争。
北美一旦开始选择从英国分离,那么肯定就是一场延绵数年的、导致西班牙和法国肯定又要来一波的大规模战争——作为预想中战后比利时中立和去武装化的筹码的瓜分波兰,不算大规模战争。
英国的海军在那摆着,战争和封锁之下,贸易停滞、债务飙升、白银收紧,这都不是大顺想要看到的情况。
尤其是大顺的工业革命刚刚萌芽,印度的手工业还未被毁灭的这当头,欧洲和美洲是个非常关键的过渡期市场,以确保大顺的工业能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工业发展起来后,那就好说了。冲垮印度的手工业也好、转身要问国内要市场也罢,总归新的力量就可以踏上政治舞台了。
而在过渡的关键期,北美要是闹腾起来,一堆的破事。
最起码,大几百万的有着绝对消费能力的市场丢了、欧洲乱成一团贸易量也会锐减。
这里,说北美此时南方州的自由农家庭的平均资产是392英镑,这里说的是资产,不是现金。资产没办法直接消费,而大顺又不需要北美的贸易品,是以需要一个稳定的贸易环境让他们把包米烟草啥的换成白银。
否则的话……
就北美那滥发纸币的习惯,在十三州革命期间,滥发纸币滥发到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英语成语:Not worth a tal。
一文不值。
历史上,是靠卖头援美的法国,硬生生用国家信誉和白银,抗下了这一大堆北美宝钞,为北美滥发的纸币背书。可真打起来,大部分的钱肯定是用于军费的,再说大顺收一堆北美滥发的纸币也没有用,转身就作废了。
而且一旦滥发纸币,此时大部分人的选择,可能是窖藏贵金属,而不可能傻呵呵地在滥发纸币的时候把贵金属去兑换纸币。
偏偏大顺又只要贵金属,不要理论上其实也能买到包米土豆的纸币。
种种这些,都使得大顺这边,倾向于让北美商人妥协,而不是起来反抗。同时尽可能给英国施压,打开贸易政策,从而把北美十三州问题,往富兰克林等亲英派期待的方向上引导。
只要能做到,那么北美的贵金属问题还是很容易解决的:去欧洲、加勒比卖酒、卖包米、卖烟草、卖皮靴、卖生铁、卖木头、卖牛马。
大顺只要能打碎英国过度严重的航海条例,这些就都可以实现。要打碎的只是过度严重的航海条例,并不是说不让英国收关税。
只要大顺死拖下去,就是不给法国人面子,就是不登陆英国,那么法国这边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