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五十二章 开战(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 开战(十)(1 / 3)

在这种依靠“国王之友”小圈子治国的时代,贵族大臣的私人利益,当然是谈判中重要的考量,甚至可能考量的分量还相当沉重。

法国的国务大臣,首先是自己,然后是家族,然后才是国务大臣。

他肯定不可能站在一个超然的角度去真正无私、理性地去衡量所谓法兰西的全体利益。

况且, 谁是法兰西?这本身还是个问题呢。

就像是最简单的东方贸易,是好望角以东垄断专营代表法兰西的利益?还是开放好望角以东的私商贸易代表法兰西的利益?

中小资本和大资本大银行家大贵族,谁才是统治阶级,这都还处在内部掐架的状态呢,又哪来的法兰西的利益呢?

是以,舒瓦瑟尔的自我利益,以及他背后的利益集团, 都使得这场谈判,对大顺极为有利。

或者说,因为印度发达的工商业,以及法国的重商主义传统,使得东印度的利益群体,实力不够强大。

在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歧的时候,西印度战胜了东印度、圣多明各战胜了本地治里、蔗糖战胜了茶叶。

所以舒瓦瑟尔等重视西印度的人,才会成为朝廷主流。

这倒也不完全是个人的偶然。

大顺虽然地主士绅的利益是保守平且反对对外扩张,但是大顺立国之初的刻意分化制衡,塑造了大顺统治阶层的分化,使得大顺有“内外分管”的基础,也为此时大顺对外扩张打下了基础——只要不征“辽饷”,用的是“外”部的钱,那么内部本身的反对也就是没什么实质力量的嘴炮道德反对,没什么用。

这一点来说,大顺实际上比法国还能强点, 至少不存在对外扩张是东还是西的矛盾。

在大致算了一笔可以左右战争形势的投入账目之后, 大顺使节团这边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印度问题。

只不过, 这种过渡的方式,是比较务实的。

按照大顺这边的算法, 想要左右战争的局势,大顺至少需要派出一支30艘战列舰的舰队,以及至少三千人的精锐的战斗工兵,用于配合法国夺取直布罗陀。

直布罗陀当然是战争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英国人可以拿着直布罗陀和西班牙做交易,有可能诱使西班牙反法,所以对法国很重要只是法国海军不行自觉打不下来;而大顺的迫使英国主力舰队蹲在家门口防止登陆,也必须要确保直布罗陀在中法的控制之下。

虽然围城战是法国人在太阳王时代的特长,但很显然,此时围城战术要在大顺的手下才能发扬光大,因为大顺为了解决南洋、印度问题,特化了围城能力,而并不是太在乎大军团野战能力。

主要是周边没机会用,大军团会战能力,在大顺那就真是屠龙之术。

如此算的话,其实印度问题,在大顺眼里,也就值5艘战列舰和其附属的巡航舰、支援船的援助价值。

所以, 这30艘战列舰舰队和至少3000的精锐战斗工兵,都需要单独计价,逐渐升级条款。

如果法国能给更多,当然还可以给更多的援兵,再多个20艘战列舰,大顺也凑的出来。只不过得考虑成本,值不值这么多钱。

舒瓦瑟尔公爵对东方贸易的看法,一方面深受启蒙主义的影响,一方面也是因为自身不参与的原因,也确实不是很重视。

历史上,七年战争刚结束的1763年财政危机中,舒瓦瑟尔公爵就力主解散了法国东印度公司。

其意识形态原因,是“这种专营垄断,是法国在东方贸易中失败的原因。如果放开给小资本,取缔专营权,让法国散商自由地前往好望角以东,那么法国的东方贸易将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提供更多的税收、有利地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专营之罪,与民争利。”

经济学,有时候可以片面地视作新时代的“经书”。

至于这种想法对还是不对,那真的要分情况去看。

比如大顺,刘玉嘴上高喊着自由贸易,但实际上大顺的所有对外贸易公司,全都是垄断专营外加超额的军事义务和强制重型商船标准。包括刘玉自己在内,其实都不好意思说这叫自由贸易。没见过谁家的自由贸易,强制要求造更贵的重型商船且必须帮助朝廷培养水手海员的。

法国人是这个时代的念经王,英国取缔东印度公司的时候,鸦片战争都打完了。法国可是比英国早一百年前,历史上就真的取缔过一次东印度公司了。

问题是,如果早早取消东印度公司的专营权,法国就不会在印度失败?专营垄断的大型资本集团在印度都竞争失败,靠小散商,居然能被认为在印度可以打赢孟加拉战役、卡那提克南印度战争?

自由贸易的理论,是美好的。非常美好,大顺的松苏资本集团真的可喜欢了。

但现实操作起来,东印度公司存在、且拥有杜普来克斯这样的一手遮天的实权人物时,能在南印度压着英国打;而历史上七年战争财政危机爆发后,取缔了东印度公司后,不久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印度全境……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法国还不够开放和贸易自由,所以才导致在印度失败;印度失败,则正可以证明法国的贸易开放还不够深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