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赵平派遣军队深入各郡县剿匪以来,收货颇丰,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剿灭匪患十三处,收编匪患二十余处,同时,赵平也获得了大量的钱财。
其中以高顺、徐晃、周仓的剿匪战绩最为亮眼,赵平也是正式授予了他们校尉一职,并且给予了丰厚的赏赐。
这一次赵平的军事行动主要是针对上郡和雁门的土匪进行拉网式的清剿,各部人马总共斩杀土匪近万名,招降和俘虏了近两万人。
招降的土匪会被打散重新整编入队,而俘虏的土匪则是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会被送到雁门和上郡的几处矿场,开采铁矿,毕竟随着赵平军队的增加,武器装备的需求也将大大提升,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先前赵平还会招募民夫给予薪酬让他们开采铁矿和煤矿,但目前有了这些免费劳动力,自然是要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
打土匪是发家致富最快的捷径,但是仅仅是发一大笔横财而已,若想维持军队的正常开支,依靠的还得是税收。
而税收无疑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田税和商税。
而影响田税收入的无非是两点,一者是田亩数量,二就是人口。
朔方郡目前除了有一座训练士卒的校场之外,并没有其它城池,所以朔方郡的人口可以当作0,五原郡目前有七万人,云中郡有八万人,雁门郡二十五万人口,上郡三万人口,北地郡两万人口。
所以说赵平统治的朔方刺史部不包括南匈奴的话只有不到五十万总人口,以五十万人口的田税养活赵平目前手上的军队是很困难的。
如果这五十万人都准时缴纳田税,所得粮草够赵平麾下七八万军队消耗一年有余的,但是这五十万人中,有一大半都是在给地主乡绅当佃农。
而自古以来地主乡绅的税无疑是最难收的了,虽然军屯能够减轻粮草军需的压力,但赵平之所以把汉朝的义务兵制改成募兵制,为的就是培养出作战勇勐的职业军人。
降卒和新招的士兵适当的军屯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更多的时候,赵平希望他们全部的时间都用在演练军阵,箭术、马术甚至刺杀技术。赵平想要的是一支能化身为他手里利剑的军队,他剑锋所指之处,必有大军所向披靡。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物质的保障,所以赵平想要在朔方新建一城,专门用来和塞外民族进行交易,而凡是想要参与交易的内地商人就必须缴纳商税。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官商勾结,鱼肉百姓,又加连年灾祸,不但田税收不上来,而且商税也收不上来。
汉灵帝刘宏刚掌权的时候也曾想挽救一下这个日暮西山的大帝国,但在朝大臣同那些富可敌国的世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政处处受阻,加上财政亏空,卖官鬻爵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对于封建王朝而言,重农抑商是基本国策,因为在统治者眼里,商人的流动性、灵活性、钻营性,以及唯利是图都不如靠种地的百姓好管理。而且商人一旦有了钱,就会贿赂朝廷官员乃至王公贵族,为自己谋取私利,奢靡之气越盛,一个国家的兵源、军粮、士气就越无法保证。
而且商人手里所握有的巨大财富无疑不让统治者眼红,但眼红归眼红,除非是明君否则一般人还真的不敢动商人这块大蛋糕。
汉武帝时期为了集中资源对匈奴用兵,针对商人实行了算缗和告缗。
算缗就是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每值2000钱则纳税一算(120钱),除此外,百姓的马车,商人的马车,乃至船都要缴纳算缗。
但没有哪个富人愿意看到自己财产减少,因此隐瞒财产,虚报的人非常多,于是后来汉武帝又加了一条那就是告缗,简单来说就是针对隐瞒财产的富豪打小报告,揭发。一旦发现有人隐瞒虚报家财,查清事实之后,被揭发的富人全部家产将会被没收,并且要被派去戍守边疆,而举报者则是可以获得其一半家财。
汉武帝当年的这两条针对商人们的政令,可是对商人最为沉重的打击,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土地兼并,也获得了广大百姓们的支持。但到了西汉后期,商人、地主、官僚同流合污,这两项政策也就有名无实了。
汉武帝之所以能从商人们手里收到钱,那是因为那个时候地主是地主,商人是商人,二者井水不犯河水,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汉武帝手里有兵,不服从新政的,随便扣个谋反的名字,那就是直接倾家荡产。
赵平自然也想从世家大族手上搞到钱,所以他已经准备了一套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商税制度,当然同后世天朝的商税制度是没法比的,但却是赵平前世研究宋朝商税所得出来的办法。
当然赵平没有贸然就将这一商税制度推出来,而是打算慢慢来,各郡县占山为王的山匪本质上和城内的世家大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世家大族连田阡陌,若想逃税,一般会有两个办法,一是贿赂官员谎报旱灾,请求朝廷减免赋税,二是勾结山匪下山劫掠,谎报贼寇入侵,同样也能减免税收。
所以除了那些真正被逼的走投无路的百姓之外,大多数山匪都活的很是滋润。赵平正是清楚这一点,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