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抛弃在伦敦的华人,他们有的很快就死于饥饿和疾病。也有一些在市郊里靠着捡垃圾和乞讨,顽强地活了下来。在伍尔维奇附近,就聚居了很多这种情况的华人。而最近这一年间,行知大师也将他们一一救助到商栈里。他给这些人购置了干净的衣服,让他们有饭吃,同时也可以帮商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这些大明同胞相比于流浪和乞讨的生活,还是喜欢跟自己的人住在一起。而且在商栈里能做工养活自己,让这些人对商栈的老板刘穷理和营救他们的行知大师心存感激。如今在这间东方商栈里,除了他们之前带来的五十个人,大部分都被安排到了对岸的补给站以外,剩下的差不多全都是这些被救来的大明人。他们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位,不但有老有小还有七八个孩子。因此除了给他们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之外,行知大师还开了个学堂。在学堂里,行知大师亲自来教授那些孩子们读书认字。这七八个孩子里小的才四五岁,大的也就十二三。由于行知大师仁慈温和,知识渊博,很快就成了孩子心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往往他讲授的东西,都能用很好玩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这些孩子在玩耍之间,就掌握了很多文字和数学知识。同时因为这段时间良好伙食的调养,让孩子们和那些被救助的大明人,身体也慢慢恢复了健康。在这个商栈里,始终都是一片和谐的氛围。每个人都很有礼貌,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十分规律……在食堂里吃饭的时候,小贝还跟刘穷理聊了两句,不外乎是他出去谈生意的细节。不过他说着说着,却忽然看到旁边吃饭的行知大师抬起头看向了自己。小贝刚才正说到,他到客户那里推销中国的折扇,然后他一出门,就看到了几个身上穿着英国绅士衣服的东方人。准确的来说是三个,而且他们长得还挺像。当时小贝在那间杂货铺里一出门,就看见那几个人站在街对面看了自己一眼。之所以这三个东方人会引起小贝的注意,是因为他很少在伦敦看到衣冠楚楚的东方面孔。一般的大明人在这里都是衣着破烂,好一点的也就是穿着佣人的衣服,这样绅士装扮的倒是少见。“长得挺像的,好像三兄弟。”小贝一边说一边往嘴里大口地塞着酸辣土豆丝……一点不耽误他享受美食。行知大师听到这句话,默默地点了点头……刘穷理看到行知大师紧赶着吃完饭,起身带着几个孩子就走。行知大师把两个口袋搭在肩上,笑着说道:“你们慢点吃,我带着孩子出去买面粉……顺便带着他们逛逛街透透气。”刘穷理笑了笑,接着回头吃饭。这位行知大师每次有事出去的时候,都要带着几个孩子一起。这些学堂里的孩子也非常愿意跟他一起出去逛街。一路上不管碰到什么新鲜事,孩子们都要问问行知大师是怎么回事,有的时候行知大师也会向在这里待过年头比较长的孩子,请教那些他没看过的东西。说是透透气,其实一点都没错,出了这个院子以后,华人在伦敦各个街区就是毫无地位可言,经常会被各色人等欺负。别说地痞流氓了,就连本地的乞丐一有机会都会抢劫华人的东西,毕竟就算是此地的巡捕,也不会向着华人说话。所以单独出去,对于华人小孩子来说是非常危险的。那些孩子们甚至排上了号,每次大师出去的时候,带出去的那几个人都不一样……这次他们出去的地方是圣乔治大教堂一带,行知大师带着四个孩子,一路穿过了塔伯德公园,和孩子们说说笑笑地往前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几个孩子一路走,一路还小声背诵着功课。这时行知大师就见走在自己身边一个叫小路的孩子,向着自己问道:“大师大师,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啊?”这个小路今年才七八岁左右,生得瘦弱不堪,脸蛋倒是挺可爱。一身衣服虽然破旧,但却洗得干净整洁。行知大师一边走一边笑着说道:“止,不是停止的意思,而是处于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自己达到至善……至善就是最好。”“那怎么才叫最好呢?”这个小路显然也对行知大师十分亲近,没有丝毫畏惧和局促,向大师问道。“就没有最好这回事啊……”行知大师笑着叹了口气说道:“每次你觉得自己够好了,你就会发现好像还能再好一点。”“所以我们永远也不能停下进步,让自己不断的变得更好……你说写这句话的人,是不是很狡猾?”说到这里,行知大师笑了起来,他旁边那些孩子也都跟着笑……这个时候,他们走过的这条街正是塔伯德公园的旁边,一边是涂着黑漆的铸铁栏杆,另一边这是成排的二层小楼。在这个地点是贫民窟和市中心的交界,地面上横流着污水,煤渣在脚下嚓嚓作响。空气中飘动着炉灰闷闷的味道,路过的每一扇大门里,时不时传来欢笑声和吵闹声。马车在砌筑着豆腐块大小石块的路面上辚辚驶过,街上时不时有撑着阳伞,穿着鱼骨裙的女士和衣冠楚楚的绅士走过,背着邮包的邮差匆匆忙忙地检查着每一个邮筒。前面的一位巡捕吹响了警哨,却只听到警哨声在巷子里回响,根本看不到人。面包店的胖老板正揪着自己小伙计的耳朵,用擀面杖打得他哇哇大叫……这是英格兰城里街巷上,再常见不过的景象。而这时行知大师在街道上一拐弯,却忽然一愣!
在他前面的一排房子里,有一家正在冒着滚滚的浓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