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剑南府官场和军队的地震,陈知山早有预料。
因为这次的事情太大了,原本粮仓亏空就是大罪,结果剑南府不止一州有问题,而是连续几个地方都出了问题,那朝廷能不震怒吗?
陈知山此刻也觉得幸运无比,幸好自己有自知之明,除了钦定的四州之外,就没去其他地方巡视,否则查出来有问题,麻烦的还是他。
至于军界那边,军政一体,知州有问题,那和知州同气连枝的将军还能独善其身吗?
而且,陈知山隐隐还觉得,皇上突然派巡查御史接管了剑南府各的兵权,绝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
很有可能是想要在暗中调查白莲教的事,因为白莲教这事还是不能捅出来,否则的话,很容易引起民心恐慌,甚至会让白莲教借机生事。
这一次当钦差,也让陈知山名声大噪,其中有好也有坏。
官场向来是官官相护,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或许背地里在称兄道弟,甚至还干爹干儿子的叫着。
知州为正五品,而知府更是正三品,能升到这种级别的官员,背后肯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知府,正三品大员,已经算是权利最顶峰了,如果再上升一步,便是六部尚书。
整个大楚只有十五府,也就是只有十五个知府,结果现在倒好,陈知山当了个钦差,就给干下去一个。
本来这些官员就没有一个正经货色,根本经不起查,大彼此都心照不宣,谁也不会提。
可现在陈知山打破了这个游戏规则,把坏事搬到明面上来讲,逼迫朝廷必须做出一个表态,于是朝廷便下了旨意,要求把遮羞布之后的丑事给清理干净。
这么做的坏处就是,很可能会得罪这些官员背后的人物,如此多官员的背后,肯定有一条庞大的利益链,或许哪天,这条利益链中的人就会对他下黑手。
但是这么做,又有一个天大的好处,那就是能得到少数人的支持,比如庄元魁和皇上。
整个朝堂,能得到这两个人的支持,就足以顺风顺水,无往不利。
这就是陈知山为何敢上书的原因,这天下终归是皇帝的天下,其余大臣闹得再欢,最后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半个多月后,钦差队伍终于回到了黔州。
将所有东西都交给何昌之后,陈知山就回去了幽河县。
出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幽河县…完全没任何变化。
想啥呢,就两个月的时间,还能翻出花儿不成。
不过,朝廷有派人来幽河县,送来吏部公文和礼部的官服。
如今陈知山不单单是五品官,更是知州,肯定不能再穿知县的衣服了。
还有县令大印,也改成了知州大印。
礼部给幽河县定的名字是幽河州,甚至连匾额都挂上了城墙。
听说该给幽河县起什么名字,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幽河,要么叫幽州,要么叫河州,但是这两个州都已经有了,改叫这个的话,容易侵权。
于是,礼部一怒之下,直接给整了个幽河州,这在大楚,还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但是呢,朝廷忙着去处理剑南府的事,怎么可能会在名字上浪费功夫,所以直接将名字定成了幽河州。
很草率,只可惜匾额已经挂上去了,礼部也制定好了相关的备案,想改也不能改,只能将就着用了。
陈知山换上新的衣服,面对着县衙…哦不,是州衙大门,脸上露出意气风发的笑容。
仅一年的时间,他就从个九品芝麻官,一跃成为知州。
虽说这个幽河州水分很多,可正是这个建筑的过程,才能让幽河州变得更加繁荣,同时也更容易接纳陈知山的各种奇思妙想。
县衙改州衙,那其中的官员肯定也要改。
老规矩,所有人自动往上升,比如原本县衙二把手冯启,升任为州衙二把手同知,三把手葛回,升任为州衙通判。
剩下各房主官,位置不变,但都有了品级,为正八品。
这次改制收获最低的,反而是陈知山的心腹王庄,他本是典史,此刻升任之后,成了司狱,依旧是监狱一把手,但在品级上只是正九品。
陈知山心里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但是王庄却不是这么想的,得知自己竟然成为正九品官之后,他高兴的狂奔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的娘亲。
罢了,反正整个幽河州的人都知道王庄是自己的心腹,就算只有九品又咋样,谁敢对他出手呢?
除了县衙改制之外,还有一件大事。
那就是陈知山从南州拐回来的四千多青壮年了。
如今幽河州有三百骑兵,一千二百步兵,而且这些都是精锐,就战斗力而言,甚至比黔州还要高。
但是和一个黔州相比,卵作用没有,深挖了一下白莲教的实力后,陈知山心中更加迫切,必须要建立起能够抵御的实力。
对整个大楚而言,白莲教或许不值一提,和整个国家机器相比,最多也就是让很多人焦头烂额罢了。
可如果白莲教把目光放在幽河州,那要是没有抵御的能力,就算朝廷把白莲教给灭了又能怎样,到时幽河州肯定是死伤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