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静海军连续立下悍马功劳,臣以为,朝廷应该给与重大的奖励才能显得对得去众多将士们的功劳。”
“也才能显示出朝廷对边境将领,士兵们的赏识,彰显皇恩浩荡。”
“所有,臣认为可以将……”
说道关键处,他故意不说了。
吊起大家的胃口来。
文武百官都在张着耳朵听他怎么开口要赏赐。
三秒过去,他忽地大声说道。
“静海军大元帅,刘子龙封为都督,北疆三省都由他来总管。一定是人民安居乐业,民生和谐。”
“五青,何曲兵劳苦功高,杀敌英勇,侯爵职称,封骠骑将军。”
“静海军所有士兵的父母不用徭役。”
这建议出说出口,朝廷里所有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太后那边的官员心里拔凉拔凉的。
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吃肉喝汤。
一点高兴的心情都没有。
当他们知道静海军立下巨大的功劳的时候,就知道刘湘西会借题发挥,要封赏。
但是没有想到他口开的这么大,远远超出他们的心里预期。
当然他们最忌讳的是刘子龙的总都督职位。这北疆三省的总管,权力大的不得了。
有点像是一个北疆三省的国王一样,都是他刘子龙的。
那么,随着刘子龙的权力猛增,表面看起来是朝廷臣子,实际意义就不一样了。
北疆三省都有他说了算。
外加朝廷刘湘西重臣当权,哪里还有他太后皇上当家做主的分。
太后,皇上稍有脾气要搞事,还得看他刘湘西的脸色答不答应。
这样一来,跟搞独立为王有什么区别?
不是将大坤王朝给分裂出去了吗?
静海军现在没有封赏的情况之下,就遭众人忌惮。
现在还要封地加爵,那更加让人心里不得了。
太后在上面隔着帘子,听完刘湘西的发言,当即就给出了他的建议。
“哀家以为,静海军这次的功劳的确是丰功伟绩,是我们大坤王朝的骄傲。
不过赏赐的事情,就等皇上和哀家好好考虑,在来商议。”
太后真是老奸巨猾,这么大的功劳面前她也扛的住压力。
将赏赐给延迟。
这个做法是令静海军非常忌讳的事情,她怎么会不知道?
大家心知肚明,太后忌惮的不是五青,何曲兵,两位将军。
他们是真正给这次战争立下功劳的人。还有哪些士兵们,个个都是冲锋在第一线,用生命来保护静海的。
他们得到的赏赐也不多,合情合理。
所有人都没有任何意见。
问题的纠结就在刘子龙已经是大元帅了,再来个都督,势力不就猛增,天下刘家就占主导地位了。
太后故意拖延封赏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两边的头头都说出了自己看法,下面的臣子也在心里盘算起自己的利益来。
纷纷踊跃发言。
“太后,这赏赐是万万不能拖延的。静海军队的所有士兵,将领们,包括元帅他们都在等待被朝他认可他们的成绩。庆功论赏这是规矩,咱不能打破这陈贵啊。”
“拖延一定会让士兵们的斗志下降,那以后还怎么鼓励将士们为大坤王朝卖命守护?”
“太后请您三思,奖赏的事情一定要越快越好。”
……
太后这边的人看刘湘西这边的人积极发言,他们也不甘示弱。
“太后英明,凡是要仔细周祥才对。封赏这是可千万马虎不得。”
“封赏只是一种鼓励形势,但是不是升官发财的唯一途径。保护国家江山是每个人的义务,大家都是在自己的职位上尽一分力量。人人有功,国家的安定。”
……
我的妈,都振振有词,说的蛮有道理的。
朝堂之上比静海军跟蛮族军血战还要激烈。
你一言我一语,都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来说话,据理力争。
宋瑞倒是懒得说话,就在观看他们两边的人怎么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他算是看清楚了,这些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平日里,朝廷的大小事都不上心,太后,和刘湘西怎么传达意思,就附和一下,从来都没有干过一点正经的出色的事情来。
为朝廷舍不得付出力量。
只知道攀炎附势,浑水摸鱼倒是挺鸡贼的一个个。
这逢场作戏的功夫他算是在朝廷里看烦了。
是时候出来制止这种不良风气了。
朕的江山根本都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于是,他正襟危坐在龙椅上,喝了一口水。
清清嗓子,冷冷的说道。
“你们烦不烦?为静海军赏赐争论的面红脖子粗的。怎么不想想自己多为朝廷做些贡献?”
宋瑞的声音不算低,但是天生的这幅嗓子,就只有这么大的分贝。
但是在文武百官耳朵里听起来像惊雷一般震撼。
喧闹的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朝他几百名文武官员,不管事刘湘西这边的,还是太后这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