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首先要突破的是羞愧。有些人因为羞愧而不敢面对发生的事情,或者因为羞愧而力求马上就让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消失。
陈韶并没有着急。既然已经做了错事,只要有时间,不如更多的研究一下错在何处。
苗人凤也把自己所知的讲给陈韶。所谓均分土地就是一道美好的彩虹,落不到实处。因为土地的大小,人口密度,永远分不平均。大周的新政是把让农民们获得耕种的田地,而不是简单的均分土地。
然而均分土地对于华夏来说太具有吸引力,陈韶只怕就是犯了年轻人特有的毛病。
被如此批评,陈韶也承认自己其实没什么时间研究这个问题。从陈韶的感觉来说,一旦获得田地,农民们至少为了保住田地,会做很多事情。这就可以解决劳动力问题。建设朝鲜是以后的事情,为战争做好准备才是当下最急迫的现实。
“陈司令,这么说的话,你要提供给百姓的更该是住宅,而不是田地。住宅用地少,若是盖楼房,用地效率更高。住宅加上比较稳定的工作,就是吸引百姓们的手段。种地需要的是壮劳力,从事轻工业,对于体力的要求就低。还有一点,你不能让大周的粮食冲击朝鲜的粮食市场。”
听了这些,陈韶思忖好一阵,失望的说道:“是我之前想错了。”
“我不知道陈司令之前想的什么。有件事却不会变,诱之以利,而不是诱之以财。便是大周新政,土地也不能私下买卖。若是要卖,必须卖给朝廷。不知道陈司令可否将这些讲给朝鲜百姓。”
“这些当然讲过。”
“再询问那些在外面有过劳动经验的百姓。若是在外面给他们房子,也如土地那样。可以租住,可以购买。但是卖掉的话,必须卖给朝廷。有这样的房子,他们肯到城镇居住么。”
陈韶很是讶异,“这能有用?”
“若不试试看,怎么知道没有用。”
陈韶没立刻回答。原本陈韶感觉此事也谈不上复杂,尤其是在救济灾民的时候,更感觉事情本就是简单的需求和供给。只是完成过程需要更有效的手段。至于有效手段,把工厂营运的模式照搬过来就好。
然而,随着介入的程度,陈韶发现自己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已经发生的不少事情就算了,现在仅仅是向朝鲜民众提供住所,就非常麻烦。
此事也未必多复杂,却牵扯到一个大事。那就是‘产权’。
在陈韶的设想里,土地所有权自然是国有,只有房屋使用权才可以拿出来进行交易。
之前,陈韶连这点都只是‘知道’,而不是真的‘理解’。
即便只有使用权这一项,陈韶凭啥把原本归于‘国家’的使用权拿来自己调度分配呢?
陈韶只是个朝鲜战区的司令,即便是朝鲜总督,也未必有这样的权力。
思前想后,陈韶叹口气,“我觉得我以前错大了。硬是掺和了我本不该掺和的事情。”
苗人凤听完,忍不住苦笑,“呵呵,我年轻的时候就加入了大同党,总觉得若是肯出力,自然能让这世间变得好些。然而这么多年下来,却一事无成。到现在,我能说的只剩下一句,这种真正想让大家日子好过些的心情,定然是没错的。”
“难道正确的只剩下心情了么?”陈韶感叹道。
“能有这般心情已经不错了。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听闻过令堂陈侯爵的壮举,竟然能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大周的《继承法》内容。30年前,反对之声甚嚣尘上,仿佛要让陈侯爵沦落到天下皆曰可杀的地步。30年后的现在,却又无人提起。仿佛亲生子女继承父母一切财产都顺理成章。然而继承法一出,三十年来受益之人何止百万千万,避免了多少人伦惨剧。不知陈司令可知为何陈侯爵就能有如此功劳?”
“这……是因为从国家法律制度的层面解决了问题吧。”陈韶说着,心中也已经一片透亮。
法律制度决定的事情,虽然执行过程中有种种问题。譬如执行机构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好好的事情,有的是办法给你弄糟糕。
然而法律制度就是法律制度,敢公然知法犯法的人的确有许多,一旦遇到有力量的对手,还是得乖乖伏法。
随着城市化,民智日开。民众里面不少人也越来越明白法律制度才是他们能依靠的唯一手段。国内各种斗争也日渐激烈,同样取得不少进展。
反复思索后,陈韶对苗人凤说道:“多谢先生指点。不过之后我准备老老实实的向朝廷认错,并且在制度允许范围内做事。唯有制度,才能做事。”
苗人凤不禁露出些失望的神色,可他居然没有抱怨,只是说道:“若是在制度内做事,有两个办法,一是利用允许的权限做出事,来和别人折冲。二是利用允许的权限阻止了别人的事,逼迫对方在制度内与你合作,通过折冲达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两天后,陈韶一份认错书就送到了李长远陛下的面前。陈韶本想写成‘自辩’的模式,在苗人凤建议下,最终乖乖写成了认错书的形式。
李长远正在等着见邓世杰,抽空就把认错书看了一遍。陈韶把自己做过什么,发现做错了什么,以及最初为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