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孙老用的“沉默”这两个字,特别的有意思,用的特别的巧妙。
要知道,沉默,有可能是默不作声,便是自己对这场变法运动的一种默许的态度。
但是,有的时候沉默也代表还没有弄清楚现如今的趋势,不方便说一些话。
至于欧阳修先生属于这两种当中的哪一种,就是万千观众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了。
“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欧阳修先生是默不作声的,换言之,在欧阳修先生的心中,他也是非常希望这一次的变法运动,最终能够以成功收尾。”
“但是,先生又不希望,这一次的变法运动会对老百姓,或者是民生产生影响。”
讲到这里,孙老缓缓的停了下来。
“也就是说,欧阳修先生对王安石变法,是持有支持的态度的吧。”
“听孙老所说的这些内容,应该是这样的。”
“只要先生是支持的就行,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然而,让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好像并不是像他们所期待的那样发展的。
就在万千观众不断的在评论区当中讨论着的时候,孙老紧接着说到。
“然而,到了后来,欧阳修先生对王安石变法有所反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先生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呢。”
听到这话,万千观众瞬间愣在了原地,甚至还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出问题了,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对于万千观众,此时内心之中的所思所想,孙老可以说是非常的清楚。
略带神秘的笑了一下之后,孙老紧接着说到。
“我们都知道,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因为当时宋朝的国库空虚的原因,换言之,在变法的过程当中,这就不得不考虑国计民生当中的国计更多一些了。”
“就像是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和王安石不同的是,欧阳修先生很多的是考虑民生方面的问题。”
“因此,两个人就在这方面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即是王安石的学生,又是王安石的铁杆粉丝之一,名字叫做郑侠。”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平白无故的提起这个人呢?”
“我觉得大家对一副画作,应该有所印象,就是《流民图》,而郑侠,就是这副画作的作者。”
“提醒大家一下,因为当时的青苗法,进而导致很多人家破人亡。”
在孙老讲完这一点之后,林江紧接着孙老的话茬,缓声说道。
“没用多长时间,变法就出现了问题。”
“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宋神宗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重新启用欧阳修先生。”
“然而,让宋神宗非常意外的是,先生对于退隐的决心,非常的坚定,迟迟不肯重新进入进城。”
“用一句老话来说的话,应该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而且,欧阳修先生在递给朝廷的辞呈当中,非常明确的表示,自己是一个守拙的人,对一些新奇和功利的事情是非常反对的。”
听着林江的这番话,屏幕之前的一部分观众,完全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之中。
其实这番话理解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
欧阳修先生在自己的辞呈当中,算是直接点名了王安石变法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两个词语,那就是“新奇”和“功利”。
如果不是因为变法太过于急功近利的话,恐怕也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
在万千观众弄明白这一点之后,屏幕之中的画面,重新聚焦到了欧阳修先生在安徽阜阳的故居。
“在公元1071年的时候,欧阳修先生终于如愿以偿的接到了朝廷允许他致仕退休的诏命。”
“在收到来自于朝廷的诏命之后,先生很快就会到了那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颖州。”
“说起来,先生之所以会回到颖州,主要是因为早在二十多年前的时候,先生就已经将这里当作是自己致仕退休之后,用来养老的地方了。”
“颖州这个地方,最吸引先生的就是西湖的美丽风光,甚至,先生还曾经多次被激起盎然的诗意。”
“这一次,先生终于能够如愿以偿的,从充满了政治斗争的生活当中得以解脱。”
“看着眼前美丽的景色,欧阳修先生内心之中,顿时有一种非常自在的感觉油然而生。”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像是欧阳修先生现在的状态,无官一身轻,在欣赏一下美丽的风景。
放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恐怕都会觉得无比的自在。
在林江说完这些内容之后,他话音一转。
“在同一年的九月份的时候,先生迎来了两位自己的高足,分别是苏轼和苏辙两位先生。”
“这种地两位,都是因为上书朝廷,反对王安石变法,从而被排挤出了朝堂。”
“在两个人商量了一下之后,干脆结伴,前来看望自己的老师。”
“虽然说,现在的欧阳修先生才刚刚六十五岁,但是,整个人却是已经步履维艰,看起来完全就是一副衰弱无力的老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