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来说的话,如果把苏东坡先生和柳永先生相比较的话,是不是苏轼先生的词要更上一层?”
“完全可以这样认为的,毕竟,苏东坡先生是现在历史的舞台之上,通过词这种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心声的!”
就在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不断的在评论区当中讨论着的时候,林江话音一变缓声硕大的。
“在那个小日子过的不错的国家,有一个被叫做“汤岛圣堂”的地方,被那个国家的人称作是“樱花国的孔庙”。”
“每年到了中高考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家长和学生来到这个地方,求签许愿。”
“而且,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在这个地方,都会举报一场有关苏东坡先生的文学讲堂。”
“这个宋代的文豪,在这个国家,同样也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影响力!”
在一开始的时候,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还有一些不太理解,不明白林江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国家。
然而,在听到后面的那一段话之后,万千观众瞬间恍然大悟。
也就是说,苏东坡先生的作品以及他这个人,不仅仅只是在华夏有些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同样的影响。
随着林江话音的落下,屏幕之中的画面一变,只见一位外籍教授正在为自己的学生朗诵者苏东坡先生的一个作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虽然说,他们所说的普通话有一些别扭的感觉,但是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万千观众不由的发自内心的为华夏的文学感到骄傲。
“妈呀,苏东坡先生真的是太厉害了!”
“据我所了解,在这个国家,学习汉语的人,在水平方面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而苏东坡先生的作品,在中级以上的水平的人当中,可以说是非常的受欢迎的!”
与此同时,林江仍然继续讲解着。
“苏东坡先生的豁达,跃然浮现在字里行间之中。”
“这样的意境,已经完全超越了时间空间,以及疆界,而在时间的另一头,苏东坡先生也缓缓的停下了自己匆匆的脚步,在惊涛骇浪的赤壁之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黄州西北的长江之畔,山麓突入江中,石头鲜红如丹,因而得名——赤壁。”
“在公元1082年的时候,苏东坡先生在赤壁之前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说道这里,林江微微的停顿了一下,随即孙老缓声的说道。
“这首词,直抒胸臆,是关于雄心壮志的表述,是关于成败皆空的感慨。”
“而且,这首词的意象,不仅仅有河流,还有惊涛拍岸,事物的更迭,但是在实际上,所讲述的仍然是人世的变迁。”
因为对于这首词,不论是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也好,亦或者是历史研究院当中的那些年轻的专家学者也罢,每一个人都非常的熟悉,因此,孙老并没有对于这首词的内涵进行过多的解释。
“当年的战阵森严,马嘶弓鸣,都在惊涛拍岸的过程当中,化作一片虚无。”
“横槊赋诗的曹操,雄姿英发的周瑜,也都荡然无存。”
“只有这江,这月,这木,这石,千年不易!”
通过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苏东坡先生想要努力的去领悟,而且先生他也已经对自己所经历的那一切都看来了。
就像是词中所说的那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先生自己明白,自己还是矫情,毕竟自己来来回回的也就只有这么一点事,先生只是没有办法将自己从中解救出来而已。
看着这惊涛拍岸的江水,先生最终将所有的一切全部拋到江水之中,让它随风而去,随江而去,自己则是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李清照曾经用“不协音律”这四个字来评价苏东坡先生的词。”
“但是,正是因为这一分自由洒脱,从而使的苏东坡先生的词不会因为时空所阻,并且在千万人的心头不断的回旋着。”
“而且,苏东坡先生自己也没有特意的去讲究音律,不协音律,其实是无妨的。”
说到这里,林江的声音微微的停顿了一下。
“在历经了世事的变迁之后,苏东坡先生的词进入到了一种自由天真的境界之中。”
“以至于,在豪迈的词句当中,依然也会埋藏着像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这样的细腻的文笔。”
“同时,也为苍茫的历史,增添了动人的青春之美!”
在林江声音落下的那一瞬间,孙老的声音紧接着出现在了万千观众的耳朵之中。
“没错,苏东坡先生也可以写历史。”
“像是《念奴娇》当中,就写了大江东去。”
“他也可以写兄弟之情,像《水调歌头》。”
“他也可以写妻子之情,像《江城子》。”
“我能说,苏东坡先生改变了词的题材,所有的内容,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农事,亦或者是怀古等这些内容主题,都可以填入词当中。”
“也就是说,随着词发展到了苏东坡先生这里,这种文学形式就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