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当时的组建者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一支武装队伍,在将来的某一天,竟然会对南宋朝廷产生威胁。
“孙老,那辛弃疾先生又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当时的南宋朝廷解决的这个威胁呢?”
听着孙老对茶商军的这一连串的解释,在场的那些年轻的专家学制不由的好奇了起来,在面对这样的一支武装齐全,甚至都能够对当时的南宋朝廷产生威胁的茶商军,辛弃疾先生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不得不说,通过这件事情,再一次的看出了辛弃疾先生在军事上面的才干。”
“而且,这个方法也同样是非常简单的,甚至,简单到有一些让人难以置信。”
看着众人,孙老缓缓的笑了起来,神情之中充满了钦佩的缓声的解释的说到。
“当时,辛弃疾先生仅仅只是调动了当地的一些身强力壮的乡兵和弓箭手,让他们深入到山区之中,对这些茶商军进行攻击,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武装齐全的茶商军,竟然还真的让这些乡兵和弓箭手给彻底的击溃了。”
再说这话的时候,孙老的双目之中不断的有一道又一道的精光一闪而过,当然了,对于辛弃疾先生所采用的方法,孙老进行了简化,至于那些乡兵和弓箭手究竟是怎样击溃茶商军的,他并没有提到。
然而,随着话音的落下,先前孙老神情当中的那种倾佩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颇有些唏嘘的神情。
“然而,造化弄人,事与愿违,就算是辛弃疾先生不断的将自身的军事才干展现出来,但是可惜的是,仍然没有机会获得更大的舞台,让他将自己的这种才干发挥出来。”
对于孙老的这番话,在场的那些年轻的专家学者同样是唏嘘不已。
毕竟,只要是对辛弃疾先生又简单的了解,就能够清楚的直到,对于先生来说,她所期望的,并不是安居一隅,也不是担任地方的重要官职,反而是想进入到战场之中,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和金国作战。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壮志未酬,辛弃疾先生在一首又名的《菩萨蛮》当中,就将自己内心之中已经积压了多年的那种壮志未酬,志向难以得到施展的感叹发泄了出来。”
在孙老提到这一首《菩萨蛮》的时候,现场的那些年轻的专家学者不断的展开头脑风暴,不断的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当中,搜索着与孙老的这番描述相对应的那首诗词。
“孙老。您所说的这一手《菩萨蛮》的内容,是不是这样的?”
仅仅只是片刻的时间而已,其中的一位年轻的专家学者,神情之中带着些许激动和不是很确定的神情,缓声的说到。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随着这名年轻的专家学者将这首《菩萨蛮》朗诵出来之后,不论是孙老,还是在场的其他人,都忍不住的不断的点头,而孙老和老张的神情之中,则是出现了一抹欣赏的神色。
“没错,就是这一首《菩萨蛮》。”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之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泪水掺杂其中,我抬头远眺,望向位于西北方向的长安,可惜看到的仅仅只是层峦叠嶂,数之不尽的青山而已。但是,青山又怎么能够阻挡的了这奔流不息的降水?浩浩荡荡的江水终究还是不断的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忽然听到深山之中传来的声声鹧鸪的悲鸣。”
看着众人,孙老缓缓的将这首《菩萨蛮》解释了出来,看他的神情,仿佛看到了和辛弃疾先生当时所看到的一模一样的景色一般,整个人的情绪之中,充满了惆怅的感觉。
“在这首词当中,虽然辛弃疾先生并没有提及自己的壮志未酬,尚未提到自己的胸怀大志难以得到施展,但是,字里行间,却是充满了浓浓的哀愁。”
“整首词,通过徐徐道来,不温不火,以及比兴的方式,将自己内心之中对当时的南宋朝廷苟居江南的不满,以及自己心中的一筹莫展的愁闷之情表达了出来,同时,更多的是辛弃疾先生那慰藉深沉的爱国情思。”
在孙老讲述这首《菩萨蛮》的时候,整个会议厅当中,完全是一种静悄悄的状态。
在这一刻,通过孙老的讲述,仿佛将当时辛弃疾先生的所思所想,以及目光所及之处的景象完全展现在了这些年轻的专家学者的眼前。
一时之间,偌大的会议厅当中,竟然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愁闷的感觉。
“好了,接下来。我们在讲一讲辛弃疾先生在担任荆湖南路的副转运使期间,治理盗贼的事迹。”
片刻之后,孙老缓缓的从这首《菩萨蛮》所营造的氛围之中走出老,缓声的说到。
“在担任副转运使的期间,辛弃疾先生曾经就当地的盗贼问题,向当时的南宋皇帝上奏。”
“在奏折中,他是这样说的:故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取乞害之,豪民大姓以兼并害之,而又盗贼以剽杀攘夺害之,臣以谓不去为盗将安之乎?”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辛弃疾先生不仅在这封奏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