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中,画面的塑造基本上是必须的。但是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却不是这样,画面感有时候是可以被抛弃的东西。
于东也从刘衡的话中,找到了他能一步一步成为国内顶尖编剧的原因。
一个人的成功,内动力的是十分重要的,而刘衡的内动力就是他所说的塑造画面,跟观众直接交流。
当然,外动力也很重要,也就是他说的“甜头”,如果没有一开始《黑的水》被改变成《本命年》以及紧跟其后的《伏羲伏羲》被改变成《菊豆》,他恐怕也不会这样义无反顾地扑到剧本创作上去。
……
吃过晚饭后,张一谋找了个机会跟于东说明天两人再见一面,于东一口答应了。
到了第二天中午,于东跟张一谋又见了一面,详细谈了《寡妇之死》授权的事情。
于东这边给张一谋出了一个授权书,然后收了张一谋四千五百块钱,两人的合作就达成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张一谋了,他会立即启动电影计划,筹备拍摄班组,招募演员。
于此同时,刘衡也会加班加点地把剧本给弄出来。
张一谋自己预计,电影大概到九月份就会开拍,如果一切顺利,明年夏天电影就能上映。
看到张一谋的一身干劲,于东也忍不住感慨,他这几年的创作热情可真足啊,拍电影是一部接着一部,根本就不带歇的,实打实的劳模。
或许刘衡的话也可以套用在他身上:一旦尝到了甜头就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