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冬月十六,江家渐渐的热闹起来,马上就到江承家娶亲的日子了。
十五这一日,白家把新娘子的嫁妆送过来,又来了几个好命妇铺床,以及几个少龄儿童帮着坐帐。
白家有多穷,大家都是知道的,送嫁妆这一日好些人上门来看热闹,就想知道江家给的聘礼是不是都被他们留了下来。
出乎意料的是,白家抬过来的嫁妆还真有好几担,最前面的一个人端着个托盘,里面放的是嫁妆银子,大致数一数,十好几两,看那样子,除了江家给的之外,还给带上了一些。
白家很穷,能带上个二两银子都已经不错了,这么看来,他们还真是非常看重荷香这丫头。
别看只有这么十几两银子,在庄户人家里面,已经非常拿得出手了,有几个姑娘家有这么好的嫁妆?
得了聘礼,那也得留上一大半在娘家,更有狠心的,半点银子不给,只给备上几床被褥,几个箱笼。
荷香该有的都有,银子也有十几两,嫁到江家来,嫁妆可是她自己保管的。
江家四口来到墨池坝也有这么长时间了,好些人差不多已经了解,知道他们不是那种欺负人的,如此想来,荷香以后的日子应该是很顺当了。
头天送嫁妆,第二天就是办喜事,这两日江家人可没空歇着了,忙得脚不沾地的。
夏三爷和董掌柜还在江家住着,说好了要参加喜宴,喜宴没结束他们是不可能走的,主要是夏三爷还没吃够江敬雪做的饭菜。
这两天江家人和方家人都忙着,但也不可能让两位客人动手啊,所以他们二人倒是清闲,在村里四处走走看看。
夏三爷背着手在村里看着,时不时的就点下头,还自言自语,“好,这地方真挺好的,就该时常来乡下住住。”
董志林听到了他说话,忍不住吐槽,“也不知自己有多少个庄子,也没见您时常去住住,到了这儿来,倒是喜欢得不行。”
夏三爷听到了他说话,“志林啊,有什么你就说得大声些,老夫耳朵背了,不想竖着耳朵听你说话。”
董志林立马转过身,躬身笑了笑,“老爷,我可不敢说您坏话,就是觉得稀奇,还从没见老爷这么喜欢一个地方。”
夏三爷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喜欢,的确是喜欢,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了,也吃过不少人做的精美餐食,却从没吃过这般合口味的。”
“老爷若是真喜欢江姑娘做的菜,就和江兄弟说一声,带回京城做私人厨子。”
夏三爷长叹一口气,“若是真能如此,我自然愿意,可这菜好吃,也得合缘分,得讲究个你情我愿,人家在这儿做着小买卖,舒心极了,我为何非得插手?就算是带去了京城,每日都能吃到,只怕也不是这个味道了。”
董志林轻轻的点了点头,老爷还真是看重江家姑娘,竟然如此为她考虑。
“志林啊,这里的事你让人多看顾几分,不必太过刻意,只护着她好好做买卖,如此美味,该让更多人吃到才是。”
董志林笑了笑,“老爷放心。”
两人继续往前走,夏三爷回过味儿来,“老夫走南闯北多年,就是为了寻摸好吃的好玩儿的,敬雪做的饭菜好吃,可家里种的那些菜蔬也比旁人家的要好,这是好东西,咱们走的时候带上些。”
次日天不见亮一大家子就起身忙活,迎亲可是大事儿,出不得差错,要不然处处不吉利,就算是不信那个,心里也会堵得慌。
忙活一整个白天,到了黄昏时候才会迎亲过来,江河知道人人都不看好他这个儿子,觉得他是傻子,不放在心上。
承家小的时候还经常被人欺负,所以他暗自下定决心,这一双儿女的亲事都要办得热热闹闹,所以,几乎把村里人都给请了,就只有香杏一家没请。
虽是有些对不住刘青山,可也没办法,这大好的日子,他可不希望冯氏和香杏上门来糟心。
喜帖是早些时候就送到了手上的,冯氏一家没收到,自然村里人都听说了,也不觉得奇怪,先前那事儿闹得那么大,给人家带来多大的麻烦啊,这样的喜事,难不成还请她过去?
知道的人多了,难免也就会阴阳怪气的说几句,冯氏还在自家门口骂过呢,说自己不惜得去。
可是喜宴前几日,江家人就开始采买各样东西了,几乎每日都要往镇上去,看着那些瓜果点心,干果喜糖,冯氏不眼馋是假的。
要是自己也能去多好啊,穿上一件宽大的衣裳,多缝几个兜,那些东西都往兜里装,拿回家里来,她两个儿子慢慢吃。
可如今啊,自己去不了,说什么都是白费。
村里好些人都过去帮忙了,江家那叫一个热闹,冯氏在门口张望了一眼,更是气结,转身看到香杏,一肚子气,抬脚就踢了香杏一下。
“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丧门星来?从你落地,半点好事没有,倒给我惹了不少麻烦,你什么时候才嫁出去呀,等你嫁出去,这家里也就清净了。”
冯氏骂骂咧咧的去了灶屋里,中午人家就过去吃酒席了,可自己家呢,还得开火,连肉都没买,吃什么吃啊,都能气饱了。
她两个儿子也不是省心的,知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