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饆饠”,两词发音相同,后者更容易从字面上理解这是种什么美食,可以大概理解为今天的油炸馅饼,厚面皮裹馅,馅以羊肉居多,也有用蟹肉和蟹黄做馅的,甚至有用樱桃做馅的。唐人刘恂在《领表录异》中记载了蟹黄馅毕罗的做法:“赤母蟹,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共同,肉白如豕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黄饆饠,珍美可尚。”关于毕罗,还衍生出“喽啰”一词,现代汉语的喽啰,意思是无足轻重的跟班,有贬义,但在唐代,“楼罗”特指一类人,即进京参加科考的穷书生,因为毕罗便宜,所以他们经常在酒楼吃毕罗,逐渐被人称为“楼罗”,逐渐演变成了“喽啰”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