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咏霖回到军中,把主要将领们和文职军官们召集一下,宣布了这件事情。
他宣布这次相亲行动的顺利,以及他在一个月之内就会结婚的事实。
“我的婚事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尽快办理完毕,尘埃落定,则一切都稳定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也好处理,总之,金主南下之前,咱们要把能准备的都准备好。”
苏咏霖火速解决了自己的人生大事,这让部下们惊喜莫名,只觉得他们的未来有了保障似的,心中喜悦,办事也麻利。
苏咏霖控制区域于是显示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氛围。
而纵观整个北方大地上,就目前这个时间节点来看,也唯有苏咏霖控制区域还能维持如此的局面,稍微有点正常样子。
其他各地区就别提了。
金廷控制区、赵开山控制区和契丹起义军控制区都挺混乱的。
金廷控制区就别说了,被完颜亮的大动员政策折腾的苦不堪言,中央官僚和地方官僚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首先,女真正兵就是巨大的麻烦。
时代不一样了,女真人都富裕了,不富裕的也有了土地了,至少不会饿肚子了,他们根本不缺吃穿,也就没有最大的战争动力。
既然生活上没什么问题,很多人压根就不愿意从军,不想放弃现在的幸福生活去冒险打仗,谁知道现在走了还能不能回来?
于是他们就用各种理由搪塞、欺瞒征兵官员,还动用各种社会关系或者求情或者干脆的威胁,就想着避免服兵役,避免南下征战,以至于动员效率极低。
各地官员不得不想出各种各样的馊主意,巨额赏钱、查实欺瞒全家连坐、武装强征之类的手段通通都用上了,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其中一些关系过硬或者能拿出足够多的钱财的人家免除了这次被征兵的命运,而那些关系不那么硬、钱也不够多的猛安谋克户还是被征了兵。
就这样,相当一部分女真正兵哭爹喊娘的被从居住地拖着离开了,在征兵官员和武装征兵队伍的恐吓、驱使之下哭哭啼啼的踏上了未知之旅。
这群人对于战争的反感、对朝廷的反感和对皇帝的反感是可想而知的。
女真正兵尚且如此,就更别说被强征从军的契丹人、汉人、奚人和渤海人等外族人了。
动员令一来,签军令一下发,得到消息的各地立刻掀起了大量的逃亡狂潮。
大量各族适龄壮丁抛妻弃子逃到燕山、太行山脉中,就往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当中逃跑,就想着躲风头,指着风头一过,他们就能活着回到家中继续过日子。
这些地方虽然危险,未开发的土地上有着各种未知的食人猛兽,对于他们来说危险一样很大,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苛政猛于虎也。
面对苛政,谁还在意老虎呢?
腿脚快的、消息灵通的人们得到消息之后就跑走了,但是总有腿脚不快消息也不灵通的。
武装征兵的官吏凶神恶煞的抵达之后,这些人就倒霉了。
官吏们黑着脸拄着刀就开始强征签军,不管是谁,只要关系不够硬,出的钱不够多,但凡是年龄适合的,全给抓走当兵。
没什么好说的。
皇帝说了,就算家里有老人孩子也不能留下一个!全部征发!
有老人连着三个儿子都被强征参军,于是跪下来向征兵官员请求至少留一个在身边给他养老,惹得征兵官员大怒。
“皇帝陛下的命令都敢违抗,我看你是活腻了!找死!”
然后一脚踹过去给老人家踹个半死不活,老人家吐着血沫子哭的凄凄惨惨。
有人试图逃跑,被武装人员一箭射死。
有人试图反抗,被武装人员一刀捅死。
在强势的武力压迫之下,手无寸铁的劳动人民们只能凄凄惨惨的成群结队的被当做牛马一样驱赶着离开家乡。
他们被绳索系成一列一列的纵队,在凶神恶煞的官兵的押送之下往集结点而去,没有任何可以逃脱的可能。
留下泪眼婆娑的年迈父母、幼弱妻儿,一家人面临着生死离别。
他们还能回来吗?
可能性不大了。
押运官员和武装士兵是不会在意他们的死活的,一路上连最低限度的温饱都不能保证,一天能吃上一顿饭都算是恩赐,吃饱更是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
如果想要开小差逃跑,那更是纯粹的找死,会被押运官员用惨绝人寰的方式处决,以此震慑其他有逃跑之心的人员。
或者当场杀死,或者砍脑袋,或者把尸体大卸八块,更有甚者把他们架在火堆上活活烤死。
只要是可以震慑人心的,都可以使用,用恐惧和武力统御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家壮丁。
于是他们越发胆小、麻木,再也不敢反抗、不敢逃跑了。
能活着抵达集结点只是第一阶段的胜利,随后还有成军之后的开拔和路程,还有战争胜负的影响……总而言之,能活着回来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
民间是有不成文的潜规则的。
一旦家里人被当成签军、民夫征走了,就当他死了,回不来了,提前立个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