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启明1158> 一千三百三十九 复农政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三百三十九 复农政策(1 / 2)

盐司贩私盐的行动固然赚取了大量财富,为大明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但是在明国已经决定南下覆灭江南国的情况下还要对江南维持旧有盐价的行为就不太合适了。

苏咏霖严厉批评了一些财政部官员的想法,将这种看法摆在明面上大加批判,认为他们在经济工作和革命目标的问题上走错了路,并且要求他们作出深刻检讨。

江南民众也是大明国民,也要得到一视同仁地对待。

“不要因为一个赚钱的点没有了就哭天喊地仿佛世界末日,朝廷要做的是开源与节流,而不是剥削!逮着盐往死里捞钱,欺负老百姓,很有快感吗?

这是封建旧王朝才会去做的事情,是赵家王朝才会去做的事情!我们不是旧王朝旧官僚,这种事情要是做了,就是严肃的性质问题!”

苏咏霖很生气,话说得很严重,当时这一波给财政部带来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一名财政部员外郎被革职,十几个有复兴会身份的官员遭到了复兴会内部处分,在全国复兴会组织中通报批评,财政部盐司也被公开提出批评。

只能说苏咏霖还是这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存在和绝对的权威,所以他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

这直接决定了杭州百姓能够买到十分便宜的盐,结束他们十分痛苦的高价买盐历史。

经过一系列的折腾,盐价终于回到了它本该回到的位置上,加诸于食盐身上的苛捐杂税被苏咏霖全面取消,这一关乎民生大计的必需品结束了剥削的罪恶使命。

然而苏咏霖对于这一切依然不太满意,他还有很多很多想要做的事情。

只待明军席卷江南。

当明军整编完成三分之二的时候,也是洪武八年八月上旬快要接近中旬的时候,杭州百姓终于意识到食盐买不完,不管他们买多少,杭州官府总能拉来更多的食盐填补空缺。

所以说,食盐的价格恐怕真的已经降到位了,不会轻易变更了。

对于这个事实,杭州百姓的情感非常复杂。

杭州城内的市民们和杭州城外的农民们在这段时间内对明国的感官是不一样的。

农民们因为在复兴会员们的带领下掀翻了地主得到了土地,建立了自己的农会,所以对明国的好感度激增,几乎当场就把自己当明国人而不是宋人了。

通过赋予土地,明国很快得到了江南农民们的认同,然后快速建立基层组织,建立互相之间的联络渠道,以极快的速度在基层站稳脚跟,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大战略。

但是对于有相当数量的市民群体来说,他们并没有从土地改革中获得直接的好处。

他们是市民,是手工商业从业者,和土地关系不大,尽管从食盐层面获得了很大的好处,但是这并不足以让他们安心。

对于新占领杭州却秋毫无犯还直接把盐价打落深渊的明国,他们现在是既担心,又想要相信,并且对他们怀有更多的期待。

他们不知道明国打算用什么方式来统治他们。

之前以民告官的大审判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给他们带来了激动,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利益,但是这都是一时的。

久在天子脚下久经考验的杭州市民们非常清楚这一切。

而很快,明国就给出了答案。

除了一系列复市招工的政策之外,对杭州市民们最具有影响力和冲击力的政策就是【复农政策】。

顾名思义,恢复农业人口身份、回到农村中生产生活的政策。

因为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改革执行完成之后,明国手上拥有极大数量的【公田】,给原先的农民们分配完了之后,还有很大的剩余,所以明国宣布复农政策,准许城市居民拖家带口回到农村定居。

南宋的市民们不是主动的市民,多数都是被动的市民。

因为家里穷养不起多余劳动力或者失去土地等等被动的原因,他们被迫离开土地和乡村来到城市谋生,被动成为市民,成为无产者。

现在明国给出了一个复农政策,他们愿意就近落户在杭州府的,可以就近在杭州府获得土地,就近落户,愿意回到自己原籍重新落户的,那就来官府做登记,等待官府的统一安排。

因为他们的家乡可能还没有被明军攻占,还没来得及执行土地改革,但是他们放心,灭宋是既定计划,大明军队会横扫江南,彻底消灭宋国的残余势力。

他们的家乡一定会被明军夺回来,然后会进行土地改革,他们就可以回到家乡重新拥有土地,继续过农业生活了。

这一政策的颁布可以说效果远远比食盐降价要好。

与这个政策比起来,食盐降价就成了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一石激起千层浪,杭州城内七十多万常住人口开始了大运动,大批大批的向官府报备想要回到原籍家乡或者干脆就近落户定居。

他们想要做回农民。

于是明国官府也开始大规模安排。

就近落户定居的可以直接安排过去,也可以起到一个安稳人心的宣传效果,苏咏霖特批人手协助他们落户杭州周边农村地区。

实实在在的土地、房屋、农具、种子,以及三年免税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