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给他们拿了早上剩的馒头就着吃。
吃完饭后,苏爱红和小亮终于回来了。
早上他们去了宝安区转户籍,下午回来又去了实验中学谈入籍的事情。校长这边得知他们是从G省转过来的,想对他们进行一次测验,然后按照他们的成绩分配班级。
小亮在老家念初二,鹏城这边的私立中学有许多,苏爱红带小亮去的实验中学学费最便宜,学校一般招生两类学生:一是有钱学生,二是从公立中学掐尖选过来的学生。
这两类学生的收费自然不同。有钱学生每学期要交两千块钱。而成绩好的学生却只要交书本费和教育费就行,连四百都不到。
费用差了整整五倍,苏爱红自然想省钱。
她扭头又去了实验小学,情况和实验中学差不多,都要考试。考试成绩决定学费数额。
“实验小学一学期是六百。成绩好的学生,一百都不到。”
苏爱国一直知道私立小学、中学很贵,但是没想到这么贵。
苏以沫却不觉得有多贵,“江爱媛上志远小学时一学期要一千多。志远中学一学期花销至少五六千。他们当中的许多学生会出国游学。”
私立也分等级的,志远中学的中考分数线在私立中学当中排名第一。
里面有许多富二代,这些人不考高中,直接出国留学,在国外上高中,申请大学会方便一些。不出国的反而都是成绩好的,他们都是择优录取。成绩顶尖的学生不仅不收任何费用,还会发巨额奖学金以及生活补助。
苏爱红听得到志远中学,她头摇成拨浪鼓,“我们不去这个学校。费用太高了。我之前看到他们在报纸上登的广告,我还以为他们多写了一个零。”
苏爱国没想到志远中学这么贵,不过他觉得小媛的钱花得挺值,“怪不得小媛英语这么流利呢。出国游学,全处在外语环境,英语肯定说得好啊。”
他扭头看向女儿,“你准备上哪个中学?你的户口也在乡下,莲花中学肯定不接收你的。”
这边的公立小学和公立中学都是按街道划分。苏以沫的户口在乡下,只能上私立中学。
苏以沫笑了,“我当然上最好的。”
苏爱红不敢置信,“一学期五六千?”
苏以沫当然不可能让爸妈给她出这么多钱,她摆摆手,“不是还可以按分数吗?只要成绩好,一切费用全由学校来承担。”
苏爱红想到苏以沫年年第一的成绩,也觉得她没问题,叹了口气,“成绩好就是有特权。你们这些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学校的门面,学校招生就靠你们了。所以待遇也很高。”
苏以沫点头,“是啊。而且他们会把名师高薪挖过来。乡下的名师走进城市。农村的好老师反而越来越少。”
她这话意有所指,但苏爱国和苏爱红直肠子压根没听懂。
小琴和小华两个孩子更不可能懂,懵懂地看着大人。
只有小亮不服气,他们老家确实比鹏城穷,但是她凭什么说老家老师不如鹏城老师?她有什么根据吗?
小亮有些不快,“你是不是忘了你老家也是G省的。”
苏以沫看向小亮,不明白他为什么生气,她也没空搭理他,而是冲苏爱红道,“姑姑,要是他们三个考得不好。您也别生气,这不单单是他们的问题。”
小亮脸色爆红,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尤其是小琴和小华异样的眼神,让他更加不自在。
他没想到小沫说那话不是看不起他,而是让妈妈对他们要求别太高。
苏爱红被小沫这一提醒,心里一突,她只知道小琴的成绩,每次都能考全班前十。至于小亮和小华的成绩,她就不知道了。
私立学校只给尖子生优待,这三个孩子是尖子生吗?她不太确定,但明天就要考试,她也没空多想。
翌日,苏以沫放学回到家,爸爸已经到家了。
姑姑以及小琴三个也在,几人围坐在饭桌前,愁眉苦脸。
苏以沫有种不好的预感,“怎么了?”
苏爱红叹了口气,小琴三个垂下脑袋,一副羞于见人的惭愧模样。
苏爱国把放在桌上的几份试卷递给女儿,“你看看吧。”
苏以沫将书包放回房间,粗略看了下三份数学试卷的成绩,分别为:小亮56,小琴87,小华78。语文成绩,分别为:小亮68,小琴82,小华74。
苏以沫咂舌,这成绩不是一般的低。小琴好些,在他们班属于中等偏上。但是到了私立中学,肯定入不了前十。小华年纪小,教一教很容易提高。小亮才是大问题,要知道他的试卷满分是150啊,他居然只考了这么点分数,这个成绩不用说,肯定是垫底的。语文和数学还算好的,他的其他科目成绩比这两门还差。
虽说苏爱红之前就有预感,但是这么差还是让她难以接受,她疲惫地揉了揉眼睛,“这个成绩进去肯定要花大价钱。”
她本来就要还那么高的房贷,再加上三个孩子的生活费,现在又要出这么多的学费,重担压得她整个人喘不过气。
小亮、小琴和小华三人紧张地握紧双手,害怕妈妈嫌学费太贵,把他们送回老家,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