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皇宫朝议。
曹操身居朝服利于百官之首,得汉帝“青睐”开府仪同三司。可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凌驾于百官之上,尊贵程度便可想而知了。
两胖镇殿武士好似石像一般巍然不动。曹操四下环顾见另一旁的种辑对他怒目而视,辅国将军伏完看他的目光同样不善,曹操撇了撇嘴心想“这些家伙可算是找到我的“把柄”了,也许在他们的心里或许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吾定为国贼好除之而后快吧?”
“司空。”听到有人轻声叫自己闻声看去,那人身着朝服,颌下一撮短须,双眸之中包涵睿智,曹操见到此人下意识的就笑了起来。
荀彧,字文若。
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在历史上,其人早年被冠以"王佐之才"的名号。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
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大汉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后因反对昔日战友曹操称魏公,被调离中枢,于寿春忧郁而亡,享年五十岁。获谥为"敬"。魏咸熙二年(265年)被赠为太尉。
曹操创业之初,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如何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其中包括著名的"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
战术上,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制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文若唤吾何事?”荀彧正要开口“当啷”清脆的编钟声响起,这是示意百官朝议开始,全部肃静。荀彧作揖道“容朝议结束后再与司空说之。”
“天子临朝,百官跪拜。”众臣除曹操有条不紊的伫立原处闭目养神外,群臣皆拜口称天子万岁随即起身,手持笏板站立等候天子训示。
冷零看向汉帝,只见刘协面目表情的向他点点头,后者会意,朗声道“今日临朝,可有本奏?”
话音刚落,只见种辑出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的哭诉“请天子为我儿做主!”在曹操看来种辑伤心的模样就如同老父亡故一般,心中颇为鄙夷。
只见“老愤青”孔融出列,义愤填膺的状告曹操之一曹昂,僭越御道,口出谋逆之言行不法之事求汉帝治曹昂之罪。曹操嘴角不由得抽搐,盖因他对孔融有些无奈。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汉末大儒,“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其性好宾客,爱文章,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
常常语出惊人,曾与曹操言“司空可扫榻相迎袁本初(袁绍)将军权让之,你主内他主外,二人相互支持定然可以重现昔日汉光武临朝之盛况岂不美哉?”
曹操都不知该如何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回答于他,将他迎来许都?袁本初雄距河北四州,雄兵百万,千员,谋士如云,将这只猛虎迎来我曹孟德还有活路嘛?
不知如何回答他的原因就在于孔融所言均是出自肺腑的真心话,而非是有何万恶用心
。昨晚他与曹昂洞悉朝堂局势时,曹昂口称孔融是老愤青,并告知曹操这三个字的含义,此刻曹操觉得这老家伙真不愧子脩如此称呼与他。
这时又有帝党一方的几个臣子出列,言辞激烈的恳求汉帝治罪曹昂,大儒杨彪更是语出惊人的要治曹操管教无方的罪名,曹操都觉得有些好笑,只见尚书令荀彧出列启奏“启禀陛下,孝廉曹昂向来以谦逊温和示人,臣在想其做出此举想来是事出有因,况乎司空为朝堂夙夜忧叹、呕心沥血……在如此也不可同光禄大夫(杨彪)之言处置。”
杨彪(142年~225年),字文先。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弘农杨氏家主,门生无数,他听闻荀彧的话表情复杂的看着他,荀彧在这许都朝堂是个比较复杂的存在,只因是他积极献策曹操迎汉帝与许都,曹操帐下一众谋士文臣大都是荀彧引荐,可谓是曹操的肱骨,可是他又心念天子,在帝党与曹操阵营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微妙的平衡,却绝非是墙头草的存在。
荀彧自己也很矛盾,他在心里是忠于汉室的,可是他也知道值此等乱世之中中兴汉室者唯有曹操!他希望曹操把持朝纲但也不希望他独揽大权视天子于无物,帝党与曹操撕破脸的场景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端坐龙椅的汉帝看向曹操“司空可在?”后者出列,上身微躬行礼道“臣在。”刘协有些关切的问道“众爱卿所说之事可是事实?”曹操迟疑了片刻点头道“确有其事。”面无喜怒的刘协在心里打什么算盘他不知晓所以等着见招拆招。
“曹孝廉,实乃少年英雄也,宛城之围不顾自身安危,舍马救父,且临危不惧能从宛城杀出可见其有勇有谋,真乃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