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北海镇落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淅淅沥沥的雪雨下,八岁的李旺站在警察总署的门外,犹豫着是进还是不进。
“李旺,快跟你奶奶走。”陪同的一个治安警上来正要拉他,李旺执拗的一侧身,让那治安警捞了一个空。
“哎~你这孩子。听话!别犯拧。”
李旺抬头望着警署门前头发雪白的奶奶,仍旧迟疑不前。老太太叹息一声,转身推门走了进去。
九月中旬,那场轰动一时的杀妻案终于迎来了判决:
凶手李有财因淹杀自己的女儿、掐死自己的老婆李何氏,被判处死刑,等待枪决。李旺的爷爷,也是本案的从犯李老汉被判处劳役十年。李旺的奶奶,虽然知情不报,但念在李旺年纪小,需要人照顾,因此被免于起诉。那位知法犯法的居民局治安警所长被从治安警退伍中开除,调往苦叶岛的奥哈营地。
李老汉在判决之后不久,因为气恼交加,在一天夜里突发脑溢血撒手人寰;而李旺的奶奶突遭变故,措手不及,一夜之间就白了头。
出于保护李旺的目的,片山和周卫国在案情审办期间,没有将李旺是举报人的信息透露出去,因此李旺的家人至死都不知道这一切的结局都是因为这个八岁孩子的一封举报信。
刚落地的妹妹死了、母亲死了、爷爷死了,眼下父亲也快死了。这一切让八岁的李旺手足无措。之前的两个妹妹没了的时候他没看见,只是见奶奶两眼通红的告诉自己妹妹没活下来。
可是最疼爱他的母亲突然没了,这让一个八岁的孩子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尤其是在他无意中听到爷爷和奶奶说的那番话。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旺虽然只有八岁,可他差不多已经明白,眼前家中的变故都和自己的那封信有关。
而这,让他无法面对自己的父亲。
身上的棉衣已经打湿了,这衣服还是母亲一针一线给李旺改的。正在犹豫不觉之时,李旺突然觉得头顶一暗,再一抬头,上面是一把伞;转身再看,眼前是一件青布棉袍,脚上穿的是一双千层底的布鞋。
现在整个北海镇,依旧每天穿着青布长袍到处晃悠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汪中,现任北海镇小学的副校长。
“先生。”李旺语带哭腔的看着这个中年人,问道:“我做错了吗?”
汪中蹲下身形,目光平视着李旺,沉声问道:“你觉得呢?”
“俺爹把俺娘......我不知道。”
汪中道:“圣人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
这段话汪中在课堂上讲过,也做了解释,李旺一听,眼泪就哗哗流了下来。
汪中所说的是《孝经》,开讲儒学入门也是汪中就任小学副校长的条件之一。程朱理学是有糟粕,可儒家学问里的好东西也有不少。北海镇既然要让人人读书识字,人人成士,怎么能不知礼义廉耻呢?
汪中手搭在李旺的小肩膀上,耐心解释道:“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你爹他做了错事,你做的没错。见到长辈有过而不去阻止,那不是真正的孝。可是李旺,就算他有千般错,那也是你的生身父亲啊。”
李旺终于忍不住了,趴在汪中的身上就开始哇哇大哭。这些天所有的惊惧、怀疑、担忧、思念交织在了一起,一下子全释放了出来。
汪中安慰了李旺一会儿,等孩子渐渐止住了哭泣,这才一脸严肃的说道:“走,去见你父亲最后一面,给他磕个头吧。”说罢,他站起身来,一手举伞,一手拉着李旺,缓步走进了警察总署的大门。
李旺的父亲李有财此刻戴着脚镣坐在一间小屋内,身后是两名治安警。这间屋子的陈设极为简单,一张光板木桌,两把椅子。眼下李有财的母亲和儿子坐在桌前,眼泪汪汪。
屋门又开了,李旺红肿着双眼走了进来,他一眼就看到了摊在地上的镣铐。
他的父亲先是露出一丝惊喜,随即又变得十分柔弱十分哀婉,嘶哑着嗓子轻声道:“旺儿,让爹好好看看你。”
李旺走到父亲身前,两名治安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动作。
老太太擦着泪眼,对李旺道:“给你爹磕几个头吧。”
李旺顺从的跪在父亲面前,当当当磕了三个响头。李有财这才扶起儿子,一把抱在了怀里。
“娘,儿子不孝,旺儿以后就辛苦您了。”
“你就放心去吧,这孩子我拼了命也会把他拉扯大,等他娶妻生子,给李家传宗接代。”
探视的结束时间到了,李旺的奶奶从抽泣变成了嚎啕大哭,而李旺也在治安警的拉扯下离开了父亲的怀抱,此时他突然明白了失去父亲意味着什么。
“放开我!放开!爹!”
走廊里,汪中铁青着脸,闭目不语。他想起了自己早逝的父亲,想起了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母亲。当初听说李旺父亲所做的事后,他也曾跟老尤他们痛斥那些带清的乡间陋习。可是这种事在民间实在太多了,自己在扬州的时候只是个穷书生,又能怎么样?
汪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