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媛其人,陈嫂子说是有些高傲,待人冷淡,可周茵并不以为真。
起码她在交谈的过程中看到的只有礼貌和尊重,可能不像军区其他嫂子那般为人爽利和热情,但与人相处,细品下来还是很舒适的。
她们没有聊那些八卦和军区趣谈,王丽媛嫂子反倒一直在说军区的注意事项,话语间可能有些板正,有些指教意味,一般人只怕觉得不自在,周茵觉得找到了军嫂们觉得她不好相处的原因,为人不够圆滑。
但周茵只觉得她很细心,对于像她这样新来人员,尽快弄清楚军区才是头号要紧事。
“嫂子,听正扬说,你们家小朋友在老家上学?”周茵送根木柴进灶台,抬起头来说。
提到孩子,王丽媛有些严肃的面容明显温柔了些许,“两个皮猴,在他们爷爷那,等八月份让他们爸爸去接过来玩一个月。”
“那可好了,嫂子怕是想得紧。”周茵呵呵笑。
王丽媛嫂子没说话,只是上扬的嘴唇显露了明显的喜意。
等饭菜好了,郑团长还进厨房来张罗着端菜,看着王丽媛嫂子也是习以为常的样子。周茵颇感意外。
郑团长在营区可以说是十分位高权重,这样的对比让周茵不自觉对他的好感也更深了些,平常生活琐事透露出来的体贴才算是真正反映深层次的为人了。
郑团长招呼吃饭。“小周同志、小顾同志,就当是自己家里啊,别客气!”
这边都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
在交谈中,郑团长夫妇的关照点也主要在周茵。郑团长压根没有提及周茵的家庭和父母,反而是和她聊沪市的风土人情,聊著名的景点和美食,也介绍了他的老家山西,还特意指向桌上的两盘菜:烩菜和过油肉让周茵尝尝。
话语之间,距离感不自觉消融,颇感亲近。
周茵之前也尝过东北大乱炖,对类似做法的山西烩菜颇感好奇,她知道这是山西的特色菜,看着像是很多食材放在一起炖煮,实则步骤颇为复杂。
不过食材也是相当的多,就她肉眼所见,就能看见瘦肉、炸肉丸、豆芽、土豆、豆角和粉条。
对于很少吃北方菜的周茵和顾正扬来说,都颇为新奇,也都有些跃跃欲试。
吃到口中,周茵感觉有满满的风情,多种食材的混搭反而赋予了每种食材丰富的口感,特别是粉条,王嫂子炖的十分软烂,吸足了各种肉和菜的精华,炸肉丸也很香。烩菜的汤汁浇到米饭上,米饭的味道也变得醇厚,让人吃了还想吃。
只是此情此景,周茵莫名觉得拿个大馒头更配一些,咬一口大馒头,吃一口烩菜,或者直接把烩菜夹到馒头上,一口咬下去,满满的满足感。
她这才发现王丽媛嫂子和郑团长就是在拿着大馒头,估计也是贴心她和顾正扬两人南方人的口味。
周茵:我也想吃馒头。
过油肉也很不错,她之前一直都知道过油肉名气很大,一直只知道名字还以为真的比较油汪汪,还是她眼界小了。
过油肉不仅一点都不油,肉片还很滑嫩,醋香咸鲜,木耳和陈醋的相遇也是天作之合,周茵觉得这个醋比起家里吃的那些,更老道,山西陈醋,与众不同啊!
这一顿饭吃得两人十分满足,郑团长一家热情好客,再加上顾正扬和周茵也不是特别拘束的人,来人家家里放的开吃的香也让主人更开心不是?
吃完饭周茵和顾正扬还想帮着收拾,这会王嫂子说什么都不让她们帮忙了,也没让郑团长插手。
毕竟有正事候着呢,也到这顿饭真正的主题了。
郑团长带着两人来书房坐下。
“小周同志啊,我说话比较直接,那我就直接说正事了,你的计划书我看过了,你能仔细和我说说你的想法吗?”
周茵笑了笑正色到:“郑团长,我的想法萌发其实也是一个巧合,也是在陈嫂子的点醒下,我意外发现…”
郑团长边听边点头:“清楚了,诶,我看你计划书里面前期筹备工作和后期监察工作都设想得很完备,你能再详细解释解释吗?”
“是这样的郑团长,虽然很多想法也在我的初步构思以内,很多东西我都是初步带过的。”
顿了顿,接着说。
“我的母亲之前在纺织厂上班,工龄比较久,大院里周围住的人也有在纺织厂成立之初就在那边上班的,我耳濡目染之下,对纺织厂的基本运作的了解很比较详细,包括筹备、建设和人员组织,甚至是里面另外开设的监察和宣传部门。”
“如果说我们部队真的要成立一个养猪或者养鸡的部门,作为类似于独立的厂的存在,那它必定也有前、中、后三个阶段。”
“具体对某个阶段的详细规划,一部分来自对老家厂里运作的了解,另一部分也是在农业书上看的常识。
比如养猪,前期专业人员的培训、场地建设、预算铺设和部门计划等等;
中期采购生猪的调查和运送、养猪过程的饲料和健康甚至是后续的配种等;
后期关于统计猪肉在厂区分配和剩余猪肉如何派送市场;
以及大后期回收资金的预算和养殖场规模继续扩大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