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最近的身体状态并不好。
甚至可以说非常糟糕。
郭荣出身于穷苦的柴家,自幼体质就差。
过继到郭家后也没有受到郭威的重视,年纪轻轻就随着商队走南闯北,这给他的身体埋下了隐患。
即位以来三年多的夙兴夜寐又使他的身体进一步恶化。
接着在泗州城下那一次坠马虽然看起来问题不大,却令他身负暗疾。
几番受创,郭荣的身体已是千疮百孔,全靠他还算年轻的身体硬顶着。
除了肉体上损伤,郭荣这几年在精神上也备受磨难。
在这世上,他绝对信赖的人只有皇后符氏与枢密使王朴。
而就在这两年间,爱妻与知己先后离他而去。
正是因为郭荣执意亲征,才致使体弱的符皇后死于淮南的湿热,这令他一直心怀愧疚。
王朴则死于一场卑鄙的暗杀,就在这开封,就在这一国首都。
这更令郭荣无法接受。
可人死如灯灭,无论他接受与否,他已经永远失去了可以绝对信赖的妻子与知己。
唯留他一人独自面对世间的狂风骤雨。
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令郭荣的身体江河日下。
王朴死后,郭荣立刻就病倒了。
那夜,他召三位宰执入宫议事,待到三位宰执离开,他再也扛不住,头一歪就昏了过去。
第二日郭荣一直睡到了午后方才勉强睁开眼,而后他就患上了重病。
御医院里经验最老到的御医也说不准郭荣患上了什么病,只道圣上病情严重,需要好生调养。
正所谓病来如山倒,当他熬不住病倒时,过往所有的暗疾隐患全都纷至沓来。
可即便拖着这么一副病躯,郭荣还是要处理堆积如山的国事,还要为即将到来的战事操心,他甚至还想要再来一次亲征。
病情愈严重,郭荣的头脑就愈发清醒。
他对眼下的局势洞若观火,也很清楚自身的病情与境况。
虽然病入膏肓,但他自觉自己还算年轻,怎么也能撑上个两年。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幼子摆平所有阻碍,确保各方势力均衡。
如此,当六岁的郭宗训即位后,他才能够安坐皇位直到成年。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摆在郭荣面前的路只有一条。
暂且不去追究王朴的死因,也不去追究那个卑劣的刺杀者,当务之急要在王朴死后稳住京中的十四万禁军、稳住各地节镇的封疆大吏们。
所以郭荣才会冒着风险将魏仁浦重新调回枢密院,眼下只有魏仁浦能够完成此等重任。
即便魏仁浦有派人刺杀王朴的嫌疑,如今的郭荣也已顾不上这么多了。
不过郭荣也做了最适当的应急手段,那就是将范质与王溥也调入枢密院,他寄希望于这两位重臣能够限制魏仁浦,不让魏仁浦仗着枢密使的权柄无法无天。
而后,在各地秋税收缴齐全后,郭荣将会立刻率领全军北上,发起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战役,将契丹彻底逐出河北。
如此周朝大患可除,他也可腾出手来彻底整顿禁军。
虽然禁军会因此在一两年内失去对外作战的能力,但在郭荣看来这无疑是值得的。
自先帝郭威改组禁军以来,禁军成为了捍卫皇权的利刃,同时也成为了皇位的最大威胁。
禁军就像一把锋锐的双刃剑,可为周朝消灭一切强敌,但若是使用不当,也能反过来刺伤自己。
其中之关键,就在于平衡。
在郭威改组禁军之前,禁军中只有侍卫亲军司这一个衙门。
改组后,侍卫亲军司只余马军司与步军司,其余部队被划分出来另组殿前司。
在郭威在位的三年间,他不断从各地节镇抽调精锐,为殿前司添砖加瓦,使殿前司成为了足以制衡侍卫亲军司的庞大势力。
而在这一过程中,赵家就如同一根野蛮生长的藤蔓,将自己的枝叶散布到殿前司之中。
待到郭荣即位,赵匡胤也就顺利成章地取代张永德,掌握了殿前司。
对于赵家势力的崛起,郭荣本是乐见其成。
赵匡胤本就是他的幕府旧臣,他需要借助赵家这把好刀来制衡在禁军中扎根多年的李重进、张永德之流。
可随着赵匡胤的“变质”,放纵的危险也随之而来。
现如今,在整个殿前司中,除了郭荣指定的副都指挥使慕容延钊外,几乎所有的中高层武将都由赵匡胤一手提拔。
这殿前司已成为了赵匡胤的一言堂。
可若要拔除赵家这根硕大的藤蔓,那就会拔出萝卜带出泥,整个殿前司都会陷入无序的混乱之中。
即便赵匡胤可能是谋害王朴的嫌疑人,郭荣也不得不暂时按兵不动。
为了接下来的北伐大业,郭荣甚至还必须安抚赵匡胤,让赵匡胤能够暂时为他所用。
那么,又该如何安抚赵匡胤呢.......
在御榻上半阖着眼思考良久,郭荣的思绪被一阵脚步声打断。
符贵妃端着一个食盘步入寝宫,轻手轻脚地来到了御榻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