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相公对自己的考校,断不可草率作答...吴观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思忖片刻,徐徐说道:
“依下官之见,李璟令朱元与陈觉两部合兵,应当不止是对朱元起了疑心,也许李璟对陈觉也并未完全信任。”
“嚯,你这说法倒也有点意思。”李重进并不表态,望向三子李延庆,问道:“庆哥儿,对你老师的猜测,你有何见解?”
李延庆仔细想了想,回道:“老师的见解别出机杼,细细想来,却也很有道理,只是那李璟既对朱元怀有猜忌,对陈觉也不甚信任,为何还会让这两人领军?伪唐莫非缺将至此么?”
吴观细致分析道:“伪唐是否缺将,我等无从而知,但以宋齐丘、陈觉为首的宋党,把持伪唐朝政二十余载,朝堂要职皆由宋党成员占据,如今陈觉更是统领伪唐大半精锐,李璟对他不可能不起疑,至于朱元,他本就是中原人,李璟定然不会对他全盘相信。”
吴观的分析,纯粹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一名在为十数年的老练帝王,不可能会全然相信他的臣子,特别是陈觉这般执掌朝政十几年的党派魁首。
恰逢五代乱世,改朝换代随时有可能发生。
陈觉身为南唐枢密使,统领南唐军权近十年,朝内又遍布其党羽,如今更是领五万精锐在外,若是调转枪头杀回江宁府,没准还真能成事。
依照吴观心中忖度,陈觉一日领兵在外,李璟就一日都睡不安稳。
趁着周军撤兵,李璟当即把握机会,以共讨周军之名,将两名互为仇敌的主将合兵一处,如此便能令两人互相牵制与监视,难以作乱。
当然,这些都只是吴观的个人猜测,李璟究竟作何心思,他自是不得而知。
若果真如此,李璟这皇帝,当得也着实有点憋屈...李延庆不免略有感慨。
但李延庆转念又想到:李璟憋屈,郭荣又何尝不是呢?郭荣并不信任父亲,却还不是得让父亲来统领伐唐大军......
李重进轻轻颔首,赞许道:“照隐你这番分析称得上是切中要害,伪唐这两名主将,都难得李璟信任,他才不得不行此下策,如此一支捏合而成的乌合之众,处处破绽,只需轻轻一捅,便可将其彻底击溃。”
说罢,李重进起身,来到挂着地图的木板前,双目扫视寿州左近地貌。
李重进思绪活泛:陈觉与朱元正领大军直扑寿州而来,该于何处决战,才能将这七万伪唐精锐,一举歼灭?
看了地图片刻,李重进对李延庆招了招手:“庆哥儿,你过来。”
李延庆起身来到地图前,顺着父亲的视线望去,看到了寿州城北侧的淝水,以及淝水北岸的紫金山。
“阿爹是在想,该于何处与唐军决战?”李延庆若有所思地问道。
“正是。”李重进双手搭在肚腩上,依旧盯着地图:“我本想趁唐军北上之际,领大军南下决战,可郭荣却将骑兵尽数调回了开封,没了骑兵,就算能在遭遇战中击败唐军,也难以扩大战果,要不了数日,唐军便能卷土重来。
我只能静候唐军北上,让他们安营扎寨,再伺机策反朱元,如此方可毕其功于一役。”
韩令坤统领的侍卫马军、赵匡胤统领的铁骑军,都只会在寿州大营修整两日,便会再度北上,回返开封。
郭荣其实更想让这四万骑兵屯驻寿州,监督李重进。
可如今已是七月,秋季即将到来,这两支精锐骑兵必须返回开封,防备有可能南下劫掠的契丹。
待到骑兵撤走,寿州大营再加上下蔡浮桥驻守的张永德部,满打满算就只剩下七万不到的步军供李重进调配。
南唐方面,光北上支援寿州的南唐禁军,就不下七万。
再加上淮河南岸四州的数万地方守军,南唐在寿州可以集结至少十万大军,且皆是强军劲卒,无论是人数还是实力,都能压制周军。
周军能抓住的破绽,就是朱元与陈觉这两名主将的仇怨,以及李璟对这两人的猜忌。
李重进转头望向最器重的三子,略带期待地问道:“你若是在我的位置上,会如何排兵布阵?”
这个问题着实有些难度,李延庆盯着地图思索了一阵子,方才开口:“紫金山地处城北,地势险要,若要与唐军决战于寿州城下,自然要先牢牢占据紫金山,对唐军形成居高临下之势。”
李重进赞许道:“不错,此乃兵家正法。”
接着李重进话风一转:“但派兵进占紫金山,包围寿州城的兵力势必就会削减,城内守军若是与援军里应外合,又该如何应对?”
李延庆不假思索地回道:“那便干脆不围城,全军退驻紫金山。”
周军退往紫金山,这样确实不会有被城内外唐军里应外合的风险。
却也会放任南唐北上援军进入寿州城,致使周军这半年来围城的巨大努力功亏一篑。
“你倒是有够大胆的。”李重进转过头,看着李延庆,咧嘴笑道:“不过合我心意,不失为一条好策略。”
吴观此时也来到地图前:“李璟自登基以来,就一直喜好对外用兵,此番他如此兴师动众,绝不只是想将我军逐出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