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零村姑前任7(1 / 2)

安兰等了又等,眼看着女主在河里呛了几口水,都要淹死了,杨正军完全没有下河救人的想法。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这个,我是旱鸭子,不会游泳哇!”

杨正军正左右为难,看到路过的杨晓海,赶紧招招手:“小海,来来来,这个姑娘掉河里了,你下去把她救上来?”

村里的这几个半大孩子他再了不过,像杨晓海,从小就是在河边长大的,一到夏天就泡在水里不出来,水性好的很。

关键是杨晓海还是个不满十五的半大孩子,下去救人,就算是跟人家姑娘身体有接触,应该也不会被人说闲话。

结果杨晓海这熊孩子往河里瞅了瞅,撇了撇嘴:“李知青,你别扑腾着喊救命了,你站起来吧,这河边的水也就到你肩膀,淹不死人。看把你吓得那怂样。”

呃,这就尴尬了,难怪李子晴扑腾了半天都没事。安兰掐着自己的大腿才没笑出声。李子晴一脸尴尬的踉踉跄跄站起来,河水果然只到了她肩膀下面。

杨正军一脸黑线,觉得这女的绝对是神经病,没有淹住,你站起来不就完了吗?瞎扑腾喊啥救命啊。

他径直骑着车带着安兰走了,李子晴低头想了很长时间,终于想好怎么解释了,她就说她掉下来的时候崴脚了站不住。

结果她酝酿半天感情,一抬头,那俩人都不见了。河边就剩一个一脸不耐烦的杨晓海:“李知青,你到底上来不上来啊?你要是不上来,我可是走了。”

李子晴恼羞成怒:“要你管……”

杨晓海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不要我管我还省事了呢,切,你不怕冷就在水里呆着吧。”

等杨晓海走了,李子晴才发现她脚真的崴了,这河水是不深,可河床滑溜溜的,她下来容易,爬上去难。

就在她气的直抹眼泪时,村里二流子杨长江路过,看见可怜巴巴的李子晴,激动的跑下去,不顾她的反对,把她抱了上来,还“体贴”的抱着她送回了知青院。

杨长江这货虽然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但是他长得好看,嘴甜的跟抹了蜜似的,家庭条件在杨家堡也是数一数二的。

他妈还是杨家堡有名的碎嘴皮子,不过两天功夫,杨长江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落水差点溺水身亡的知青李子晴的“英勇”事迹,就传的杨家堡人尽皆知。

就连附近几个村子里,不明真相的老少爷们提起杨长江都会竖起大拇指:“那是个见义勇为的好孩子,你说他以前有点儿不着调?啥啊,年轻孩儿不都那样吗?你年轻时也没少干不着调的事儿。”

安兰知道这事儿的后续后,笑的差点从椅子上滚下去。

杨正军是一脸后怕:“多亏我没下去救人,现在很多人都说大江得娶那个女知青呢。还说他俩在河里搂搂抱抱都亲上了……”

安兰一头黑线:“这没影的事,咋都说的跟真的似的?她们在河边看见啦?要么说人言可畏、三人成虎呢……你觉得我这新学的成语咋样?”

杨正军很配合的鼓掌:“确实不错,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安兰松了一口气,装文盲也不容易啊,时时刻刻都得提心吊胆,就怕哪句话说的太有水平了。

好在她聪明,找借口说自己文化水平太有限,闲了就会跟隔壁柜台高中毕业的王晓露学初中语文。

安兰在供销社日子过得悠闲又充实,别看她们只是个服务行业。但现在的服务行业跟后世的服务行业不一样,现在的售货员个个都傲气的很。

来买东西问东问西,你问十句,她们都不定回你一句。她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问那么多干什么?你到底买不买?就这,爱要就要,不要拉倒。

女职工工作之余都喜欢织毛衣,其实也不光是供销社的女职工,全国很多单位工厂的女职工都爱织毛衣。

就像她大姑夏国英,一年四季都在织毛衣,不光给她们一家老小织,就连安兰他们一家都穿过夏国英织的毛衣。夏国英织出来的毛衣,比买的羊毛衫都舒服。

安兰别看刺绣越练越好,但织毛衣她许是没那个天赋,她学来学去都学不会,倒是用钩针钩毛衣、坎肩、帽子等她学的还挺好。

于是别人织毛衣时,她就拿着钩针钩帽子围巾和坎肩。她还会钩各种好看的头花,放在供销社卖出去还能赚个零花钱。

后来夏大姑领着她找到一家藏在小巷子里的老绣坊。王大娘她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做刺绣生意的,门路很广,别看家里破院子不咋地,但是关于刺绣的各种材料都齐全。

她还回收绣图,安兰正挑选绣线时,有人来卖绣图。她的绣图打开,绣的手艺在安兰看来太太太差强人意了,但就那样的一副绣图卖了两百块。

安兰顿时激动起来,她的绣技甩那位大姐几条街,她卖的这幅图有点小。要这么算,她绣上一副大图,是不是能卖几百甚至上千块?

想想就激动,如果能卖上千块,就算是仨月绣一副大图,都能比她三年的工资还高。这才是真的仨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安兰买了绣面和绣线,跟在夏国英身后走了出去。

出了门,夏国英就一直唉声叹气:“以前你奶奶教我刺绣的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