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时,两太监看见魏忠贤不理不睬,还推攘着让他走开,毕竟干这种活也不是多光彩的事。
魏忠贤高傲地说:“你们两个知道我是谁吗?我主子是万岁爷。”
一听到魏忠贤是皇帝身边的人,两人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一人一句将来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都说了出来。
得知真相的魏忠贤回来,对沈远说:“皇上,我打听清楚了。”
沈远催促道:“快说。”
“皇上,那阉货是真该死,近日阴雨绵绵,有些雨水飘进了慈宁宫,他做事不用心,没有将水擦干净,害今日皇上摔倒,所以赵总管让人,将他拖出去杖毙。”魏忠愤恨地说。
魏忠贤还在说,沈远已经听不进去了,吃瓜吃到自己身上,这可一点不好玩。
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因为沈远临时胡说的话,白白的丢掉了性命。
此事让沈远明白身为皇帝的责任,皇帝的话是圣誉,也就是事实,他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一句轻飘飘的话就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身家性命。
第二天,沈远给吕雉请安后,径直去了御书房,太傅司马懿早早在门口等着他了,远远看去慈眉善目,留着大白胡子,身材高瘦,一副文人风骨的模样。
司马懿曾当过永治帝的帝师,在朝中先后任内阁大臣、翰林院掌教学士、吏部尚书等职,算是三朝元老。
朝中许多官员都是他的门生故吏,在永康帝时,无心于功名的他急流勇退,隐居在京都,潜心钻研学术,其道德文章足以为天下师表。
进御书房,寒暄片刻后,司马懿手握一支毛笔,在宣纸上写下“皇,帝”两个大字,其笔若游龙,字苍劲有力。
不是教我读书吗?沈远看着司马懿的谜之操作,问道:“司马太傅,何意?”
司马懿放下手中毛笔,说道:“皇上可识得这两字。”
“司马太傅说笑了,这两字就是三岁孩童都识得,朕岂会不知。”沈远嗤笑道。
司马懿再问:“皇上,可知这两字的含义。”
沈远平日不曾记得学过这些知识,但他只要一思考问题,答案就会源源不断,从脑中的涌出来。
思索一阵后,沈远回答:“皇帝两字的含义,朕自然知道。”
“哦,皇上竟然知道。”司马懿有些意外,指“皇,帝”两字问道:“请皇上,给微臣讲解一下,皇帝二字是何含义。”
“皇者,大也。自,始也。其言煌煌而盛美。帝者,天号也。言天荡然无心,忘乎物我,公平通达,举事当谛。”沈远脱口而出。
“皇者是地位崇高的。皇者是自我设立的。皇者说的话,绚丽灿烂且美好伟大。帝者是天道的名号。帝者的言行,不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而是客观的,公平公正的,做事要多思考。”沈远又翻译道。
司马懿没想到一个六岁的孩童,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京都中的名门望族,常常吹嘘自己子嗣,三岁行墨,五岁便能作诗,司马懿最终验证不过是笑谈,这么做的原因是造势,以至于日后能在官场上,搏个好的功名罢了。
司马懿盯着沈远,心中暗想:“难道皇上真是百年不遇的神童,天降中兴龙朝的人。”
“皇上这些知识,你是从何知晓的。”司马懿询问道。
沈远心想:“朕说天生的,你信吗?”
“嗯,朕学的知识都是王府的夫子教的。”沈远敷衍道。
司马懿惊叹道:“庆王府里还有这等奇人?我在京都多年怎么不知道,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无止境啊!日后有机会一定要上门拜访。”
回归正题,司马懿继续引导沈远:“皇上既然知道皇帝两字的含义,那知道其蕴含的道理吗?”
沈远想了想,脑中一片空白,只好说:“朕不知道。”
司马懿松了一口气,他身为皇上的帝师,要是皇上什么都知道,还要他这个帝师干什么。
“皇上可知三皇五帝。”司马懿提醒道。
沈远顺口说出:“三皇伏羲,女娲,遂人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司马懿问道:“三皇有何共同之处,五帝又有何共同之处。”
沈远灵光一现,兴奋地说:“伏羲创八卦,女娲补天,遂人氏取火,五帝都是天下臣民推举,有功德的人。”
司马懿摸着白须,表示赞同:“皇上真是聪慧,一点就通啊。不过还不够全面。”
司马懿背着手,侃侃而谈:“三皇五帝自古书上的定义并不是固定的,三皇还有有巢氏和神农的说法,一则发现蚕丝可织布,二者尝百草纂写医术。五帝还有太昊、少昊、炎帝等。因此三皇五帝代表并不是各别的人,而是一种准则。三皇皆有所创可知,创万世之业,便可自称为皇。禅让之举常言效尧舜之道可知,万民之心所向,便可称为帝。”
沈远听着司马懿说了一大堆,腿都站累了索性坐下,对着司马懿说道:“司马太傅说的这些都是上古时期的人,和朕有什么关系。”
司马懿严肃地说:“当然和皇上有关,自始皇帝一统华夏后,其功盖三皇五帝,便将皇和帝两字合二为一,并称为皇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