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外,朱国瑞亲自接见邹普胜和胡廷瑞。
看着他们率领的十万精兵,朱国瑞满面笑意。
“普胜,作为北路军,攻打明夏的重任都在你们肩上,可不要让朕失望。”
“请陛下放心,臣定能夺取头功!”
邹普胜躬身施礼,显得信心十足。
朱国瑞又来到胡廷瑞面前。
“廷瑞,你我都有个瑞字,不要轻易丢了咱们的威风。”
胡廷瑞连忙跪倒道:“陛下,臣的名字冲撞了您的名讳,臣已经准备改名胡美,请您恩准。”
“屁话,名字一样就得改,这是哪家的规矩。”朱国瑞一把将他拽起,“朕没有那些人的臭毛病,不会逼你改名的。”
“谢陛下体谅!”
说心里话,谁愿意轻易改掉用了半辈子的名字。可是军中的谋士总说如此犯忌讳不是长久之计,胡廷瑞才下决心准备改名。
“你不要听那些酸儒的……冯家兄弟不也没有改名吗?”
为了不让周围的文臣听到,朱国瑞凑到他耳边低语一句。
“臣知道了!”
胡廷瑞终于放下心,咧嘴笑了起来。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冯家兄弟早就上表请求去掉名字中的“国”字,以示尊重。只不过,朱国瑞在回信中将他们臭骂了一顿。
“出!”
随着邹普胜的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往前线。
“陛下,您的计策可堪比当年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孔克仁凑过来拍起马屁。
“一个瞿塘关也想拦住王师?当年的马奇诺防线也没能挡住德军!”朱国瑞显得不以为然。
孔克仁被他说得一脸问号,诧异地问道:“什么诺?”
“呃……”
说漏嘴的朱国瑞赶紧找补。
“是极西之地的一个地名。此事说来话长,以后有时间再给爱卿细说。”
说完,他带着一头雾水的孔克仁回转南京……
潼关外,冯国胜正率军急进。不知为什么,陛下突然命令他出兵,抢夺陇西之地,而且必须在半个月内拿下陈仓。
好在李思齐已经归降大宋,大部分军队都撤到山西驻守。陕西和甘肃之地只留下部分元军驻扎,根本没有能力阻挡明军。明军也不攻城,直接赶奔陈仓。
行至陈仓,冯国胜命令用火炮洗地。兄长的儒将风范一点都没能影响到他。他更喜欢跟常遇春一样,用拳头说话。至于什么平民损伤,他根本就不在乎。
朱国瑞曾经数次提醒过他,让他多用巧计破敌。冯国胜嘴上虽然答应得痛快,心里却不太认同。在他看来,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破城,才是拯救黎民于水火。
此时,他让亲卫取来一个马扎,饶有兴致地观看着眼前的焰火表演。
城头上火光冲天,砖石横飞。守城的元军叫苦不迭,慌忙打出白旗。
“将军,元军投降了。”
一个眼尖的亲卫兴奋地喊了起来。
“瞎嚷嚷什么?”
冯国胜不满地看了他一眼,“本帅先回帐睡一觉。等轰够一个时辰再来叫我。”
说完,他大摇大摆地走进军帐。
亲卫吃惊地望着他的背影,显得不知所措。
旁边的百户拍了一下他的头盔道:“你是不是傻?城里的元兵还没到彻底绝望的时候。这么早投降,你就不怕他们使诈?”
“可他们看上去已经很惨了……”
“屁话!”百户照着他的屁股来了一脚,“他们惨。以前他们作威作福的时候怎么没人说他们惨。你呀,就好好看着吧。”
“喔。”
年轻的亲卫委屈地点点头,继续观察起敌军的惨状。
“不打了,俺们降了!”
半个时辰后,陈仓城门大开,无数元军和百姓从城中涌了出来。
“列阵,准备射击!”
前方的将领指挥士卒举起步枪。
“好了,受降吧!”
眼见一面倒的屠杀即将发生,冯国胜伸着懒腰从帐中走了出来。
“大军入城,接收府库!”
一声令下,明军冲进陈仓。
明军休息几日,邹普胜带着后续人马赶到。冯国胜瞬间明白了陛下的用意。
紧邻陈仓的阶、文二州是明夏门户。陛下这是要对明夏用兵。不过,陈仓与阶州之间有大山相隔,他不知道邹普胜要如何攻城。
正在猜测之时,一个年轻人出现在他面前。
“宗异叔,侄子给您见礼了。”
“来小舍?你怎么来了?”
见眼前的是陛下的义子朱来,冯国胜有些好奇。他知道朱来现在已经不再担任特战队的统领,而是专门为陛下训练出一支善于翻山越岭的山地作战营。
“末将参见元帅!”
没等朱来回话,濮英也乐呵呵地走了过来。
原来如此。
冯国胜顿时明白陛下的作战意图。
他兴奋地捶了捶两位年轻人的坚实胸膛,“以山地营为先锋跨越险峰,在空中打击的配合下,出其不意地攻占阶、文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