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值房中,坐立不安的郭山甫愁眉苦脸地看着端坐办公的李善长。
见他依然在批阅奏章,老郭叹了口气道:“百室兄,亏你还能沉得住气。咱们的事发了!”
直到批阅完意见,李善长才轻轻放下手中的毛笔。
“山甫兄,什么事发了?某怎么不知道?”
郭山甫吃惊地看着他道:“你莫非忘了?咱们三番五次地压住徽州的折子……殿下现在可就在那里!”
“在那里又怎样?我等又没做错什么。”李善长心平气和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见他仍不着急,郭山甫无奈地说道:“百室,某知道你讨厌刘基的嚣张。可公事不可儿戏,咱们顶一回就成了,何必闹成这样。恐怕这次,某要跟你一起吃官司喽!”
李善长轻笑一下,给他斟了一杯茶水。
“山甫兄,某不是因私废公之人。破虏军火器犀利,根本不用加固徽州的城墙。某就不信,陈友谅能够凭借刀剑攻破徽州。如果真是那样,邓愈就没有必要再担任冀元帅了。”
郭山甫没接茶杯,担心地说道:“话是这么说,可纸里包不住火。殿下迟早会知道咱们是意气相争。”
“某可不是您说的那种小人。”李善长继续否认。
郭山甫有点急了,瞪着眼睛问道:“缪大亨几次右迁不成,你敢说没有故意阻拦?某知道,攻打定远之时,他曾经得罪过你。你一直觉得出不了这口气,始终在寻机报复。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你就别骗某了!”
“哈哈……”
被老友说破心事,李善长不以为意地笑了起来。
笑罢,他凑近郭山甫低声道:“郭兄,有些事你知我知即可。虽然殿下会深究此事,但你肯定没有责任。没有票拟,殿下就见不到奏章。他不在奏章上批红,你就不可能出钱。一切都是按章办事,你怕些什么?”
郭山甫苦笑道:“某是不怕,可怕你因此出事。承乾将来继承大统,还得由你来保驾护航。你要是出了事,让我们怎么办?”
“幼稚!”
李善长打开抽屉,取出一份奏章道:“自己看看。”
郭山甫接过奏章,见上面写的是关于徽州是否加固城墙的奏议。最下面,朱国瑞明确回复的意见是“不予批准”。
“这不是批复了吗,那你为什么不跟刘基明说?”
李善长没有说话,指着奏章的落款说道:“这根本不是邓愈上的奏章。这是某单独上的奏本。”
“这又是为何?”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郭山甫看到李善长的签章。
“教训他们一下。”李善长舒服地靠在椅背之上,“刘基也好,邓愈也好,包括文谦小舍都不会做官。
这么大的事,他们如果着急,完全可以直接面见殿下。可他们却愚蠢地按章办事,又不提前跟某打招呼。他们真以为某这个左丞是吃干饭的?
此外,你以为施右丞不知道此事?”
李善长促狭地眨了眨眼道:“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他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只不过,刘伯温、邓愈和谦小舍心向二夫人,他才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你是说……”郭山甫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李善长微微一笑道:“咱们身后站着很多人,殿下自然会明白其中原故。只要咱们心向殿下,他一定不忍对咱们下重手。以某估计,他顶多下旨申斥一番,令你补发款项也就算了。”
“哈哈……”
终于放下心来的郭山甫不禁笑了起来。
数日之后,申斥的旨意果然发来。李善长和郭山甫镇定自若地接受批评,及时补发了工程款。在别人眼中天大的罪过,竟然就这样化于无形。
同时,朱国瑞还下旨申斥了刘基等人,责备他们不顾实际,一味地劳民伤财。
刘基自然知道是李善长搞的鬼,却苦于没有证据,只能暗气暗憋。
随后,前来宣旨的庆格尔泰分别约见了刘基和李善长。至于他们说的什么,外人无从知晓。两人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也是态度如常,根本看不出喜怒。
可没过多久,刘基的长子,十一岁的刘琏成为朱承乾的伴读;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成为朱承坤的伴读。
结束徽州之行,朱国瑞启程赶往婺州。
路上,他接到俞廷玉过世的噩耗。俞老将军在太湖负伤后,终因久治不愈而丧命。
几年的相处,俞廷玉已经跟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老将军指挥水军的能力也让他钦佩不已。因此,他才会加封老将军为同佥枢密院事。
在原本的历史上,廖永安在追击张士诚时沉船被俘。为了避免这段历史重演,他才特意让俞老将军代替他进入太湖。
没想到,廖永安顺利逃过一劫。俞老将军竟然成了替死鬼。
路上,他顺道探访了一些士绅和百姓,深入了解他们的意见和主张。好在一路走下来,没有人再出面告官或提出相左的意见。
婺州城外,早已得到消息的查干带着几名亲卫在路边相迎。
见殿下前来,查干兴奋地迎了上来,恭敬地拱手道:“主公,俺知道你不爱排场。您不会因此怪俺吧?”
“看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