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的如今朝堂各色人等,称出不穷,尤其是关于用人这块他最喜欢就是驭人之术,其乐无穷,这次对于重臣也是一个机会。在他看来这个时候,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呢?不过为何耶律隆续会有这么个成就,还得从他的偶像朱元璋说起呢?
单人不可起事,多人则可聚事,人尽其才之时,百事则兴。如何吸引人才,如何能够善用人才,是每个统治者或领导者所思考的问题,回顾古史,朱元璋能够从一农民,走到帝王之座,除其有过人之处外,必然也有其用人之道。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用人策略颇有特点,他深明人才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国家没有贤才,就“不足以为治”。所以在朱元璋起事攻城占地后,收罗人才几乎成为首务。
当看到朱元璋的用人策略,不得不佩服其内心之强大。
01
对儒士倾诉+真心=何种用意?
用人之时,要表现出对人才需求的渴望,而不是泛泛之谈,朱元璋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到位,无论私下还是在公开场合中,都极力表达自己渴望人才的内心。
如朱元璋曾经对儒士许璦说:“我用英雄,是如饥似渴,愿意博收众策,一起建功立业。”
早在濠州起事攻下第一座县城定远时,就吸收了毛骐和冯国用、冯国盛兄弟以及李善长等为心腹谋主。攻克滁州后,又招收了胡惟庸、郭景祥、汪河等一帮儒士。元至正十五年渡江后,他更注意招延儒生作幕僚、备顾问,以提高决策水平。
攻取太平时,征陶安、李习等十余人人幕府。克集庆时得夏煜、孙宪、杨宪等;下金陵后得范祖干、叶仪。
朱元璋为何要对儒士倾诉?首先儒士多为手无缚鸡之力,但在战乱纷飞的年代,也想通过自己的学识建功立业,这部分大多皆有功名之心;再者儒士之间的消息传递,远远大于自我宣传,往往从别人口中听到的消息最为可靠。
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颗真心,确实需要人才,在此朱元璋就做得很不错,而不是只停留在口中,甚至见到自己喜欢的人才,能够出门相迎,种种举动都表明了朱元璋有求贤若渴之心,让天下贤人安心。
这才有了在明皇朝建立之前,他身边已是人才翔集。
02
聚天下英才=减少对立之敌
以史为鉴在朱元璋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这也是朱元璋重视儒教,把儒士们视为心腹的原因之一,朱元璋不仅虚心向他们求教,还与他们学习经史,商谈事务,再者不时地探讨谋略兵法,以此来拓宽自己的思想。
如他处于西有陈友谅、东有张士诚两强敌的夹缝,此时局势对援军极为不利,当时朱元璋对主攻方向和攻取次第举棋不定时,正是刘基《陈时务十八策》的启发下,制订了正确的战略攻陷处州以后,朱元璋把耆儒宋濂、刘基、章溢、叶琛等征到建康,“创礼贤馆处之”。
人特别是在困境之时,最容易出现感激之心,当一本书解决朱元璋的困境之时,内心的求贤之心只会不断增加,聚天下英才也成为朱元璋最大的梦想,其实在这里也有朱元璋的私心所在。
人才不为我所用,必然为他人所用,但除我之外必然是敌人,朱元璋明面上是在收罗人才,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减少敌人,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在朱元璋看来及其值得。所以才有了后来《敕中书省》的制书,要求参军、都督府对治道武略出众的人才立即呈报,并令有司选民间英才共创大业,同时遣起居注吴林、魏观等以币帛求遗贤于四方。
03
建朝之后,依旧求贤若渴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没有像过往帝王那般昏庸无道,依然坚持自己的用人政策。每个帝王都希望自己江山永固,只有把控人才,方可增加其稳定,在这种心理下,朱元璋采取多种手段,网罗天下之才。
他采用有司荐举、派人寻访等方式多方延揽录用大批儒士参加政权。屡次下征贤才的命令,又派遣文原吉、詹同、魏观、吴辅等人四处访问,寻求贤才。
朱元璋说“治理天下,就如同建设一座大厦一样,建设大厦不能只用一块木头,必须要聚材之后才能建设”,在朱元璋看来,贤才是多多益善的。
朱元璋选择人才,从来不看人的出身,一些隐居山林的人依然被推举,甚至屈在下僚者或者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他也不肯错失,要求有司悉心推访。
凡中外臣工皆得推举,仓、库、司、局诸杂流也令举文学才智之士。针对一些不能拿笔写字或者没有文化的人,朱元璋也不放过,要求当面谈事,询问这部分人对政治的见解。洪武六年再次令有司不拘一格地察举贤才,诸凡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弟、力田、儒士、孝廉、秀才,庶民,都礼送京师,根据其才能录用。
04
朱元璋选择人才的特点
荐举是两汉以前举贤才的唯一途径,以后几经历史的变迁、废弃,到了此时,朱元璋又采用荐举方式,并且卓有成效,朱元璋采取一些使荐举顺利进行的措施颇有策略。
其一,朱元璋选人“勿拘资格”。布衣之士,三教九流,一旦被荐,即礼送京师,奏对称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