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正值鲤鱼产/卵季,鱼身肥厚,清洗后鱼肚中还有一包的鱼籽。
汪氏做了道鸡蛋闷鱼籽给妙儿吃,回头看一脸好奇的林清苒,“要不要学怎么做。”
简单些的林清苒会,但烧鱼真的不是拿手菜,汪氏拉过她,把铲子往她手里一放,给她系上了兜子,“我来说,你来做,你要是喜欢,我可以每天教你做一道菜,刚进门的时候我并不会做菜,只会做些糕点甜食,这些都是你表哥和你舅母教我的。”
陆家的家教习惯一直都是以舒适为主,汪氏嫁进去的头半年是真的不习惯,渐渐的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反倒是觉得更适从。
两个人在厨房里忙乎了半个时辰,等着糖醋鱼出锅,林清苒出了一身的薄汗,虽然中途一不小心截断的鱼尾,忽略这点,卖相也还不错。
汪氏拍拍她肩膀,“去洗个澡过来吃饭,这里交给我。”
林清苒脱下兜子出去,司琴准备好了热水,林清苒清洗过后到了船尾的屋子里,饭菜都已经上齐了。
坐下之后陆向易动了第一筷,林清苒她们才开始吃,新鲜钓上来活杀的鱼十分鲜美,吃完之后连带着妙儿都打了饱嗝。
“还有两条鱼,一条留着晚上炖汤,另一条我让人送去给船工了。”汪氏替妙儿擦了擦嘴说道,陆向易点点头,“你做主,想吃的话有的是机会钓。”
林清苒拉着妙儿回屋子里,等着司棋过来给她洗了脸漱口后,和林清苒一起上床午睡...
这样行船了三四天,他们到了一个小镇上靠了码头,暂作休息。
汪氏带着她们去镇上采办东西,恰巧是下过雨的小镇,处处都透着一股清新,小镇不大,买好了东西派人送去船上,陆向易带着她们在小镇上逛了一圈,下午的时候进了一间茶楼,等吃过了晚饭后才回去船上。
这样一路往延州去,中途停了几个地方下船游玩,到了六月二十几,他们到达了延州。
作为驻守地之一的延州比他们一路过来的任何一个小镇都要来的繁荣,这次下船再去祟州就是要坐马车了,陆向易付了一半的银子,让船家在此处等着他们从祟州回来后再坐船回洛都城。
上了马车到了延州的陆府,舅舅还没回来,妙儿一见到祖母,扑到她怀里撒娇喊着,“妙儿好想祖母。”
林清苒前去行礼,何氏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舅舅要等晚上才过来,先休息一下,不累的话下午让你表嫂带你去逛逛。”
一路乘船过来比坐马车舒服多了,林清苒并不觉得累,吃过了午饭稍作休息,汪氏把女儿交给了婆婆,带着林清苒去延州最有名的廊坊街。
延州一带因为常年有驻守的军队,来来往往军队多,还有许多前来投奔军营的人,这里的风俗习惯和别的地方有些不同,规矩特别多,管治特别严厉,但是住在这的人性情都比较豁达开朗,延州还有个很有名的街市,是在廊坊街隔壁一条,叫做女儿庙。
一听这名字像是女孩子去的祈福之地,没来过这里的姑娘,在没有人指引的情况下闯入女儿庙,可是要羞死了逃出来。
这女儿庙,就是洛都城中的河婳坊,俗称妓/院,生意还很红火。
林清苒是听表嫂说的,汪氏在说这些的时候声音放的也低,有些不好意思,林清苒颇能理解,延州周边都是驻守的军队,军营中只有一定品级以上的官员才能携带妻眷过来,又不可能安置在军营里,要在延州城中置一处宅子,零零碎碎的也是一件麻烦事。
大部分人都是孤身在军营,有所需求,这女儿庙才会热闹不是。
如今的军营里不似很多年前,时时刻刻要预备打仗,这边驻守的人多,也是因为这是个地理要害点,平日里除了巡山之外没什么大事,相对那些在边境驻守的可闲散多了,得的俸禄自然也少。
有些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没谁会较真的去揪着这错。
走了两间铺子后林清苒就犯了职业病,娉婷阁里有什么可以添的,瞧见新奇的林清苒就都买了下来。
她倒是挺想去女儿庙看看,若是能在女儿庙里开一间娉婷阁,生意一定不会差,按理来说,这地方的女子应该更需要养颜才对,脂粉钱是一大笔花销,养身的也不会少。
可林清苒也就想想罢了,还没赐婚前那地儿她去不了,如今赐婚后,更是去不了。
从铺子里出来,林清苒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卖木雕的小摊子,看表嫂还在铺子里和掌柜的说话,林清苒带着司琴走过去。
摊子上的木雕都很精致,一个一个雕刻的惟妙惟肖,林清苒问摊主,“有没有雕刻小木剑的,送给孩子。”
那摊主也是看准了林清苒这身打扮,从一旁的箱子里拿出一个长盒子,打开来,里面放的都是木剑,摊主拿出其中一把递给林清苒。
拿起来一看,做工精巧,剑柄上镶宝珠的位置都给刻画的很神似。
这送给二姐的孩子垣哥儿刚刚好,林清苒点点头,“师傅,这怎么卖?”
“这是最好的一把了。”摊主报了个一两银子,林清苒看着喜欢,挑了他摊子上几个木雕笑道,“一两银子买了这木剑,这几个当时送我的,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