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之所以看重氨水,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弥补自己当上皇帝的缺陷——得位不正!
大明与百姓共天下,非与士大夫共天下,这是太祖朱元璋的既定策略。
朱棣上位之后,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已经收伏了官僚集团,但在民间的名声,依然有一个乱臣贼子。
这一点朱棣是知道的,但朱棣还知道另外一点,对于百姓来说,谁当皇帝都不重要,因为无论谁当皇帝,他们都要缴粮服徭役。要想让百姓认可自己这皇帝,就要给百姓甜头,而氨水是真能个百姓带来甜头的,如果真像李云睿所说的那样,能提高三到五成亩产量,自己在百姓中的声望,绝对会如日中天,无人能比!
所以朱棣才会安排金忠,跟李云睿接洽,想把氨水做出来。
但事情发展到了现在,朱棣有些为难,如果这件事大家都不知道,朱棣怎么处理李景隆,百姓就当看个光景而已。而李云睿一下子把摊子铺地这么大,让整个南京城都知道了这件事,朱棣再处理李景隆,就要考虑民意了!
因为李家为了大明百姓多收三五斗,把家里所有的钱和房子都典当了!
更关键的是,李景隆曾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了两句让天下士子为之疯狂的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还有一个“救济斯民”的人设。
如果没有这些,朱棣杀了李景隆,百姓只会鼓掌欢呼;现在李家毁家纾难,准备“救济斯民”了,朱棣再痛下杀手,就得考虑一下了!
朱棣所犹豫的,就是李云睿计划的关键所在!
李云睿从一开始就做了多手准备:给李景隆立人设,朱棣在下手时有所顾忌;利用红颜会,拉拢勋贵,在关键时候,给李景隆说情;万不得已之时,造热气球逃跑,顺便给朱棣留点念想。
当然,李云睿也是在赌!很多历史事实告诉李云睿,皇帝真想杀一个人时,他是不会在乎那个人有什么声望、有什么人说情。李云睿赌的是,永乐皇帝没有真杀李景隆的心,在历史上,李景隆活了下来,就说明永乐皇帝并不是对李景隆恨之入骨。
金忠见朱棣在御座上,低头沉思,默然不语,就看向了姚广孝,冲着姚广孝使眼色。
姚广孝和金忠相识多年,深知金忠心意,对他拳拳爱民之心,了如指掌,但这事姚广孝还真不打算出面劝,并不是姚广孝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他相信朱棣会做出对稳固皇权最有利的选择。
于是,姚广孝冲着金忠微微一笑,然后闭目不言。
片刻之后,朱棣开口说道,“世忠,此事你有多少把握?”
金忠一听这话,就知道朱棣听进了自己意见,赶紧说道,“陛下,从我跟李云睿的接触中,我觉得李云睿有七成以上把氨水做出来……”
七成,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谁也不敢百分百保证能做出来。
“这样,按照李云睿的要求跟他签契约,但要注明一年内必须造出来,否则以欺君论处!”朱棣说道。
“臣遵旨!”金忠赶紧施礼。
“今日朕所说之事,两位爱卿记得保密!”朱棣想了想说道。
“是!陛下!”金忠和姚广孝回道。
金忠退出了武英殿,他要赶紧出皇城,找李云睿商谈朱棣要求的条款。
第二天,在信安伯张辅的见证下,李云睿先和徐家签了契约,双方约定李家向徐家借款一千万贯,煤化工厂从第三年开始向徐家支付回报,每年三千万贯,剩余部分在第十年一次性支付。
之后,曹国公府由李景隆出面与金忠签订合作协议,李云睿以技术入股占三成,兵部以五百工匠入股占一成,李芳英以一千万贯入股占一成,李婉茹以一千万贯入股占一成,李婉清以五百万贯占半成。至于剩余的三成半,协议上写着待募集!
同时,合作协议上明确规定,一年内必须让氨水投入实际生产,产量不能低于五百万亩。
金忠在协议上盖好兵部尚书大印时,李云睿站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
至少一年内,李家稳了,就算出了事,也不会到削爵圈禁的地步!等氨水生产出来后,一旦投入使用,出了效果,李家就应该可以平安落地了。
签完协议之后,李景隆和李云睿从兵部衙门中出来,彼此对视了一眼,会心一笑。
“老豆,有没有兴趣辞去朝廷的官职,回家来打理一下自家的产业?”父子两人慢悠悠地走在长安街上,李云睿突然开口问道。
“嗯?”李景隆听了李云睿的话后,有些不解地看着他。
“现在家里这么一摊子大事,我一个人也管不过来啊!”李云睿挠了挠后脑勺,说道,“我的任务就是把技术研究出来,这么大一笔资金,您放心交给谁?”
李云睿就是想把李景隆从朝廷中拉出来!否则,李景隆整天在朱棣面前晃悠,肯定招人恨!
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想来李景隆从朱棣面前消失,会让朱棣的怒气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