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尧帝期间,洪水肆虐,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
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之后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
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
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随着时间飞逝,转瞬间便已数十年过去,鲧的儿子禹,此时业已长大。
而舜处死鲧之后,却是给人族招致大祸。
自从惩处了鲧之后,人族举族上下找不出一个治水能才出来。
最终,舜不得已,只好亲自治水。
虽说舜有大才,可却在治理人族之上,而治水之事,舜却是无法做出太好的成绩。
虽然为了治水,舜每天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可惜水患仍是频频爆发,舜显然是无能为力,于是,洪荒中的水患越来越厉害。
举国皆受洪水之苦,更甚从前。
人族收成此时是一年比一年低,生活一年比一年苦,每次辛苦的劳作之后被洪水一冲刷便化作废墟。
看着已经困窘不堪的人族,舜苦恼不已,只能召来众臣商议。
待众臣到来之后,舜看着他们,问道,“众位卿家,如今人族已到生死存亡的时刻,尔等还有何良策可治理水患?”
那曾举荐鲧的大臣出班奏道,“共主容禀,鲧之子禹亦精通治水,且臣听闻,禹因父鲧之死,历年来苦苦钻研治水之道。
想必如今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共主何不召他来一试,倘若觉得其法可平定水患,便让他主理此次治水事务如何!,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
舜闻言,心中却是有些黯然。
鲧本也是人族中的一位大贤,只可惜治水失利导致无数的人族死亡,迫于人族高层的压力,舜不得不处死鲧来消除人族内部的不满。
可以说鲧乃是死于自己手中,对此舜却是不希望鲧的儿子走上他父亲的后路。
对此舜看着他,淡淡说道,“鲧都治水无功,他的儿子又有何能?我看还是算了吧,众位卿家还有何人选?”
众人听候,皆是沉默不语。
舜见此,叹息一声,说道,“既然如此,容后再议吧。”
说罢,便起身朝外走去。
众位大臣见舜离去,便也随即散去!
……
舜在回到自己的营帐中后,便开始静静的思考,想到自己当初迫于人族高层的压力而将鲧杀死,心中顿时一阵后悔。
鲧可是人族之中对水患最有办法的人,只可惜那些目光短浅之人随意的干扰自己的决定,这才造成了鲧死去的原因,对此舜也是叹息不已。
随后又想到众位大臣大臣推荐的禹,舜心中一定,若是大禹真有治水之才,自己必定让启用,让他治理水患。
想到这里,舜便命人前去打听大禹的事迹,也好看看他的品行究竟如何。
若真的品行高尚,有治水之才能。可以解决人族水患的问题,就算要了自己的命舜也决不摇头。
舜命人打探禹的事迹,之后不断有人回报。
报告的内容让舜很是高兴,一个品行高尚,更是心系人族的贤能,若是能够治水成功,自己定可传位于他。
于是舜当即下诏,命禹前来见驾!
……
却说,禹在母亲的抚养和截教大弟子多宝道人的辅导之下,已经过了二十几年。
后来禹二十岁时,在涂山遇见了涂山氏之女女娇,一见钟情。
女娇听闻他的志向后,表示愿意帮助他治理水患。大禹闻言大喜,一路上,两人相互扶持。
而后,禹便与女娇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女娇的本家是东夷强大的涂山氏。
那时涂山氏尚处于母系制后期,禹只能做上门女婿,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禹也得到了东夷的强大支持,从此有了立业之基。
此刻,禹与女娇夫妻之间正处于甜蜜的时光,好不欢喜,帝舜命人打探禹的事迹,之后不断有人回报,帝舜也越来越放心。
禹正当新婚燕尔之时,却突然接到帝舜旨意,于是夫妻间依依不舍的告别,禹从此踏上了治水之路,临行前,禹特意去见了一次自己的老师多宝道人。
当时,多宝叹息一声,从身上拿出一卷竹简,递给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