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逆流1982>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嘎斯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嘎斯24(1 / 2)

段云的这番话,再次引起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一般来说,段云很少做出这样比较煽情的发言,但是在这个场合,确实非常有必要。

和后世的人相比,这个年代的中青年还是有一定信仰的,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追求一些更高层次的精神信仰,也就是说,他们也需要名利双得,既能从公司赚到高额的奖金,又能获得极高的荣誉。

而对于一般的科研单位和民营企业来说,他们一般只能选择一样,想要荣誉就只能在国家重点科研机构,想要钱就投奔民企,或者自己创业,而天音集团能够两者兼得,集团强大的公关团队拥有很多国内顶尖的知名写手,他们可以把一个人吹捧上天,也可以让一些人身败名裂。

一直以来,最早加盟天音集团的黄令仪,她的相关事迹就经常见诸报端和杂志,甚至偶尔还有当地的电视台进行采访和请她做访谈节目,而这其中最大的操盘手就是段云,他需要在公司树立一个榜样,同时也需要向外界展现公司技术实力和肌肉,所以黄令仪就成为了公司很多人的榜样。

另外一点就是,因为和深圳市政府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即便天音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可依然每年都会有入选全市乃至全省劳模的名额,另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论坛和评奖,如果段云愿意,可以让很多技术人员拿奖拿到手软。

也正是因为如此,天音集团这些年招兵买马的速度非常快,只不过现在想加入天音集团门槛已经变得很高,除了那些国内重点科研院所的高级工程师,普通大学应届生想加入天音集团,并且进入核心部门,需要经过层层的面试考核以及长达半年左右的试用期,而且会有随时被淘汰的危险,这在当前各个企业都把大学生当香饽饽的情况下,显然有些不可思议。

但是天音集团就是舍得砸钱,就如同后世很多应届生希望能够加入华为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厂一样,因为这是一个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无论是金钱和名誉,天音集团都是当前国内最好的。

“大家都坐下吃饭吧。”段云示意大家坐下来吃饭,自己则找了个角落的桌子坐了下来。

能有资格和段云做一桌的人当然非同小可,除了助力郭凯和总经理张卫国之外,剩下的都是研发中心的高级管理和项目负责人,另外还有两名苏联专家。

这两名苏联专家都是来自于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制造厂,名叫茹科夫斯基的老者原来是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的副总工程师,另外一名叫别林斯基的中年男子是来自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弗兰采维奇材料科学所的高级研究员,他也是前苏联时期有一定名气的材料科学家,在这次桑塔纳轿车变速箱的研发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苏联的材料学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在航天航空领域,至少比国内领先30年以上,以前别林斯基一直从事的是航空航天材料的研发,在材料学方面造诣很深,并且掌握了很多苏联军工材料领域的机密,这一次也是第1次参与汽车产业的研发,凭借极深的造诣,他很快就给桑塔纳轿车关键部分齿轮的材料提供了一套方案,在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让原有的桑塔纳变速箱部分齿轮强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过别林司机的这套技术方案只是帮助做出了优秀的样品变速箱,想要实现经济性的量产,他还要对原有的方案进行改进。

搞军工技术研发的人转行做商业产品研发,其实也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因为军工产品并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成本问题,但是民用产品则不同,成本控制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哪怕牺牲一些参数和性能,也必须要把成本降下来,使其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取得一个平衡。

张卫国以前是丹东汽车厂的厂长,他自然知道汽车整车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次上场的轿车变速箱的研发过程中,他和苏联研发团队也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和协调,使他们研发出来的产品能够真正适用于民用市场,同时还要考虑加工的难度,使其能够方便大批量的生产。

“段先生,我认为以咱们公司目前的情况,已经具备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实力,我之前在上海市区散步的时候,看到街头上还有我们公司出品的嘎斯24,说明这种车在你们中国还是有市场的,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的团队可以把原有的嘎斯24进行一定改进,然后批量生产出来……”此时的茹科夫斯基对段云说道。

茹科夫斯基是高尔基汽车厂的副总工,最早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虽然在国内的名气并不算大,但能够担任高尔基汽车厂的副总工,足可见此人有的很强的技术实力。

而他所说的嘎斯24,其实应该算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苏联轿车,嘎斯汽车是国人比较熟悉的品牌,早年的北京212吉普就是嘎斯69的改进型,另外还有解放牌卡车,也是采用了嘎斯卡车技术改进而来的。

甚至在后世2010年之后,边境那边的蒙古国仍然会有大量的民众开超期服役的嘎斯69来进货,因为这种车1953年到1972年间生产的最多,过了半个世纪还能使用,由此可见这种产品的还是非常皮实耐用的。

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高级政府官员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