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印清无所谓地笑了笑。
彦帝的身体不济,加之方才情绪波动过大,再坐下来时,眼前便有些发晕。他眯着眼睛盯着卓印清看了许久,突然道:“看你的面色衰败成这幅模样,身上的五觉散之毒,怕是还没有解罢?”
卓印清道:“我身上的毒能不能解,难道不是陛下最清楚么?”
“是啊……”彦帝低低笑出声来,“五觉散,自种下以后便会在五脏六腑生根。朕那两个孩子斗不过你又能怎样?反正你就要死了,朕也要死了,安宁已经死了,到时候我们一家子在黄泉路上会首,如此想想当真是不错。”
“她不是会入地狱的人。”卓印清道,“即便你入地狱了,我入地狱了,她也不会在那里。”
彦帝的呼吸一滞,似是想到了什么往事,又开始在口中碎碎呢喃。
四月天是万物充满生机的时候,只是这紫宸殿却一片阴气沉沉,即便外间的阳光再大,也照不进这位垂死的帝王的心里。
卓印清轻叹了一口气,向老皇帝行了一礼,正要离开,便见到彦帝的眼眶红了起来,压抑着哽咽了一声。
“你见到我的安宁了么?”他张口,嘴型如是说。
“她死了。”卓印清说完,又补充道,“被你毒死了。”
彦帝的眸光开始剧烈颤抖,蜡色的手指拼命撕扯着床榻上的铺垫,湿润着眼眸悲吼道:“如今天下尽安宁,她却回不来了……”
卓印清转身离开了紫宸殿。
他分明没有听过彦帝的声音,却句话却似是生了根一般,带着彦帝的音调和口吻,一遍又一遍地在他的脑中回荡。
通向宫外的甬道很是幽长,卓印清初始步履还平稳,到了后来却渐渐急躁起来,仿佛想把彦帝的声音从脑海中甩去。
眼前蓦地昏暗,卓印清明白是因为心境起伏太过激烈,五觉散又要发作了。
今日是他的册封大典,屈易无法跟在他的身边,恐怕只能靠自己咬牙撑过去了。在一切彻底陷入黑暗之前,卓印清从怀中掏出了半块似玉非玉的物事。
那是俞云双留给他的半块长公主令。
说来也奇怪,俞云双的血分明只在上面沾染了片刻,便被屈易拭去了,却不知道为何,血渍竟然顺着碎裂的纹理渗了进去,再怎么擦拭都恢复不到原来的样子了。
卓印清将那半块长公主令紧紧攥在手中,视线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他不能死。他对自己道,如同每次五觉散之毒发作时对自己说的话一样。
因为有人还在等他回去。
方才彦帝那句“天下尽安宁,她却回不来了”依然在他的脑中回荡,卓印清垂头闷咳了两声,唇角勾起苦笑,他又何尝不是?
如今满目尽无双,他却回不去了。
彦帝终究没能熬过这名为愧疚的煎熬,驾崩于一个暖意融融的六月天。
他是在沉睡之中悄无声息地走的,当卓印清闻讯入宫时,彦帝已然僵硬了。
内侍宣读了传位诏书,在众人向新帝叩拜完毕之后,对着卓印清低声道:“大行皇帝另有话教奴婢私下说与陛下。”
卓印清示意左右退下。
内侍向着他跪下去,从袖中掏出一个用来盛放丹药的锦盒递向卓印清:“这是大行皇帝给陛下的解药。”
辗转到了最后,彦帝对于废帝一族的恨与畏惧,终究是没能盖过他身为一个帝王的责任。
内侍垂着头继续道:“大行皇帝说,这解药是他留给安宁郡主的。如今二十多年已经过去,药效是否还在已不得而知,会不会变成了□□也不得而知,还望陛下谨慎处之。”
以卓印清对于大行皇帝的了解,前面那些话定然出自他口,后面那句话,只怕是内侍害怕得罪新君,自己加上的。
卓印清打开锦盒看了看里面毫无光泽的药丸,开口问道:“他……可还有什么别的话?”
内侍将头垂得更低,声带讨好道:“大行皇帝临走前还不住喃喃说,帝位上坐的人必须姓彦。不过这话没传到外人耳中去,陛下若是不想改姓,这句话听听便是,奴婢的记性差,事情说出口就忘了,这世上也就知道陛下一人知道此事。”
“哦?”卓印清琥珀色的眼眸仿若不可见底的深渊,微笑道,“其实他说的没有错,我亦认为在那位置上坐的人,理应姓彦。”
元熙元年六月,彦帝驾崩,继承帝位的不是万民所向的皇太子卓印清,而是当年废帝太子留在世间的唯一一条血脉,名唤彦长庚。
长庚登基那日,卓印清的五觉散发作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病榻前守着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他的脉搏却愈来愈微弱,完全没有醒转的迹象。
楚鹤将卓印清从宫中带回的那个锦盒攥在手中,紧锁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楚老先生。”蒙叔的眼眶干涩,指尖搭在卓印清腕间的脉搏上,不敢移动半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感觉到卓印清依然活着,“这药既然已经证实是五觉散的解药,为何到了这样危急的关头还不用?”
“师父。”一旁守着的阿颜亦低低唤了楚鹤一声。
“你们懂什么!”楚鹤将锦盒“啪”的一声阖上,焦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