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你再休息一会儿,开拍叫你。”
叶乔点头,重新靠回椅子后背。而她一抬眼,见原本黏在她椅子旁的两个小姑娘已经都站直了身子,也不再像刚刚一样嬉皮笑脸,变得局促起来。副导演已经走出挺远,她俩也没再凑过来。
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既然导演是因为原著作者来探班顺便请客,当然是小范围的,参加的除了导演副导肯定只有主演,说不定就是她和孔子祺,其他普通演员自然是和平时一样该吃盒饭吃盒饭。这种差别待遇从来就是不需要掩饰的□□裸,几乎每一个从小角色爬上来的新人都要经历。
叶乔的第一部剧就是主演,之后一炮而红,比常人幸运得多。但这么多年下来,她见过太多这样的差别。从跑龙套的群演到女三男四,进了娱乐圈便都是想要出人头地的,但真真能被人叫得出名字、在剧组里有存在感的,只能说少之又少。这是一种一腔热血被搁置一旁、让它自己冷掉凝固的残忍吧,偏偏还无能为力,偏偏还不想放弃,偏偏还得怀着更大的热情,才走得下去。
就像这两个小姑娘,平时被导演副导其他演员称呼,都是她们戏里饰演的丫头的名字,和叶乔被开玩笑叫阿梧不同,她们的名字,是真的没几个人知道,更没人想去记。虽然她们特别积极,甚至愿意帮着搬道具。
而所有这些不起眼却奋力向上爬的小角色,大概做梦都希望有一天能坐在剧组配的专属休闲椅上,被副导叫着真名,被导演请客吃饭。这或许不完全是他们演戏的初衷,但绝对是永远的动力和憧憬。
这种心情,叶乔没有体会过,但她见得太多。
收工以后,由导演亲自带路,一行人去了离片场不远的海星饭店,这是这一片最有特色的餐厅,当然,更重要的是隐蔽性好,要知道叶乔和孔子祺都是只要出现在人群,就绝对被里三层外三层包围围观的人。
他们走后门进去,由老板娘直接引路到楼上最隐蔽的包厢。推门进去的时候,包厢里已经坐了两个人。一个是提前来点菜顺便接来探班的原著作者的副导,而另一个——叶乔摘下墨镜,就看到一个穿湖蓝色背心裙、长发及腰的女孩朝她微笑。
无疑是洛晴天。
叶乔发布会上没有夸张,她是真的在接戏之前就完完整整读过她的作品。洛晴天的文字老练又细腻,让人一时半会儿很难跟眼前这张清秀年轻的脸联系起来。
而且这个女孩真的跟原来她在其他剧组见到的年轻圈外人不一样。嗯,特殊在哪儿呢?在于从他们进包厢到走到她面前一一打招呼的时候,这姑娘的眼神居然根本没多看红透半边天一堆女友粉追着想舔的小鲜肉孔子祺一眼,而是目光几乎没离开过叶乔。
她和孔子祺就大方却平淡地打了个招呼,但到了叶乔这儿,握了手还问能不能拥抱。
看来,是自己的粉丝?
但在见惯了疯狂粉丝的叶乔看来,女孩高兴得很明显,但控制情绪得很到位,没有任何过于激动的表情。
落座的时候照例谦让一番,最后导演自然坐了中间的主坐,叶乔和孔子祺在他左右坐下,洛晴天毫不犹豫地坐在了叶乔身边。
吃饭的时候自然要聊拍戏的进程、剧本对原著的改编。叶乔这才知道原来洛晴天也算编剧之一,曾经对于人设和情节提出过很多要求和意见,最后的剧本也给她过目了。包括现在拍摄过程中做的小修改,导演编剧也会与她沟通。
导演说起为了丰富情节和加强戏剧冲突,原本要加一个角色,但是无论怎么说,洛晴天就是不肯松口。最后只有作罢,又讨论了半天才加了几个梗,基本填补小说视角的不足。虽然是开玩笑,但语气难免有点遗憾和轻微不满。
“我必须得对我的读者负责嘛。”她一言不发地听完,咬了咬筷子,笑着说。
这句话语调很软,语气却很硬。叶乔忍不住转头,女孩察觉到后,立刻回了一个羞涩的笑,从原著版权所有者迅速转换身份为小粉丝。
她也忍不住笑了,却问了个完全不相干的问题:“你是南方人?”
“啊,哦,对。我是苏城人。”
苏城。
叶乔滞了一下才继续笑着接话:“我猜对了。江南水乡的女孩子,就该是你这个语调、这个样子。”
这么温柔婉约,却不失气度。在座的都领会了她的意思,开始轮流夸奖洛晴天。再怎么淡定自若也终究是女孩,这么一群大老爷们儿轮番称赞,让她很快就摆手称不敢,话也不再多说。
叶乔也没再认真听副导用这些天的拍摄小插曲编成的段子,而是不由自主想到了另一个与苏城有关的人。
她不知道自己还认不认识其他苏城人,但提到苏城,提到苏城人,她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指向。
楚言之。
自己心里的苏城人就是他那个样子的。为人处世不骄不矜,温润如玉,让身边人永远如沐春风。但大多数人只能感受到他恰到好处的温度,却甚至根本不曾察觉或者察觉了也没有办法触及他坚硬的内核。久而久之,这察觉也似乎成了错觉。
她不是没有尝试过,可他这样的人,在保持着无懈可击风度的同时,也筑着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