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旁边的老汉反驳道:“你们瞎说什么,老君都给圣上托梦了,都是因有人造反天帝才降灾祸!”
一个学子模样的小郎君接话,“就是,要怪也该怪那些不知感恩之人。圣上月前便派人来给增固堤坝,听说筑建堤坝之物还是百家派提供的呢,我看出不了大乱子。”
“你们与其在这发牢骚,不如同我们一起去帮忙!”众人见大婶手中拿着工具,也纷纷散开回家取工具。
这种时候最为关键,李绩没有离开,反而大叹道:“愚民,一群无知的愚民!”
刚才接话的小郎君去而复返,“唉,郎君说的虽是实话,但还是不要在外面说出来,不然恐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我没有郎君的气魄,只能聚三两志同道合的好友关起门来发牢骚,实在惭愧。若郎君不嫌弃,可愿去我等聚会处小坐。”
李绩内心兴奋,嘴上却婉拒着,“这…恐会太打扰。”
“哪里,我们这些人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认识的,郎君无需见外。”
“那好吧,我就厚颜打扰了!”
两人相偕离去,李绩的手下们不敢跟太紧,最后只远远看到他们进入一个死巷。再去巷子口打探,已无二人踪影,想来是已进入其中某一户人家。
李孝恭忙着与洪水对抗,一天都没来得急吃口饭。李绩则是吃撑了,为了不被大量灌酒,他直说自己饭量大,拼命吃…拼命吃……
李绩最后是晃着出去的,他打算好好休息一晚,明日继续行动,看到底能捉出几拨人。
经过多番探查,李绩已经锁定所有造谣者聚点。他安排亲兵涌入各个院中,一个没落全捉起来。捉人也是讲究经验的,先卸下巴,再卸胳膊,最后敲晕绑起来,嘴里别忘堵上破布。不知道的,得以为他们是专业劫匪!
从筑坝到对抗洪灾和捉造谣者,此次事件历时一个多月。最后结果是两个人瘦十多斤,他俩掉的肉都长另外一人身上了。
洪水虽造成临近江边的农户损失,但索性没有伤亡,也没有蔓延到全县。再有李绩捉到的,分为八个驻点的一个造谣外加吸纳成员的团伙,他们这次妥妥立了大功。
共患难是增进友谊的好方式,三人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者有话要说:
第69章 11.23
登州发洪水之事,已越过坊间各种传闻荣登长安八卦排行榜榜首。发洪水并不是新鲜事,但圣上梦见太上老君得其指点的事情,却颇为新奇。要想知道百姓看法,西市各酒馆与客栈是最好的去处。
自发洪水到治水结束整半个月时间,终于来到李孝恭和李绩返回长安的日子。听说他们会押解反朝廷分子回京,很多百姓都守在西市必经地等着围观。李崇义作为李孝恭的长子,他爹立功他也与荣有焉。这不,早早就来到西市准备迎接他爹归家。
另有除李承乾外的所有师兄弟跟随凑热闹,李承乾不是不合群,而是被安排以储君身份出城相迎,如今正在城外晒着太阳吃土呢。
“往常我还没当回事,主要圣上太…,没想到真有老君托梦之事,圣上有福啊!”
“那可不是,当初我还想着是圣上平日太辛劳,晚上发癔症呢!”
“噤声,可不行在外面这么说!”
老师说的果然没错,客栈是个放松心情的好去处。几人吃着小食,听着邻桌百姓们的谈论,不要太开心。当然,他们心中还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微妙优越感。
关于自家老师不足为外人道的神奇技能,刚入门就被大嘴巴房遗爱普及过。无论他们之前是何身份,入王珏门下等于踏上一条平坦的晋身之路,无限接近权利中心就是优势之一。
听完这桌,再听听身后那桌怎么说。
“河间郡王李孝恭不愧是礼部尚书,最是知礼懂礼。听说他在治水期间事必亲为,对衙役和百姓们也是以礼相待,一点都没摆宗师架子。”
“我还听说一个传闻,颇为匪夷所思,有点不太好讲……”
“快说快说,再卖关子可不敢找你饮酒了。”
“非为兄不痛快,只是传闻太奇怪。据说黄县缺粮,李将军为了不饿着自己,成天开小灶猛吃。又据说,李将军能胖十来斤,河间郡王瘦十来斤!”
“哟,若真如此,乐子可大了,待会儿可得仔细瞧瞧他!”
李崇义闻言有些拿不定主意,按说,他爹不是那种人家吃着他干看着的主,但凡事有万一,待会儿他也得仔细瞧瞧!
就在众人急急等待,频繁向客栈外张望这当会儿,有个小插曲发生。只见仰着小脑袋,举手投足间充斥着纨绔气息的杜荷也进入这家客栈。他身后带着四大金刚,八大爪牙,让百姓们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勋贵子。
自他进入客栈,讲八卦的全都噤声。咱也不知道这是哪家孩子,万一讨论到人家长辈头上,挨揍也是白揍,忒不值。因为这一想法,客栈内气氛诡异,只剩杜荷那一桌发出的叫嚷声。
一个贼眉鼠眼的小子,端着酒碗对杜荷道:“杜兄,哥哥敬你一杯!”
起哄党:“共饮共饮!痛快痛快!杜兄可否作诗一首?”
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依然是秋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