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城,苏锦绣直奔最大的酒楼。
这是河里捞出的鲜鱼,上好的食材。
得趁新鲜全卖出去,才能卖上价。
酒楼,是最好的选择。
可掌柜一听她的来意,话都没让她说完就把她赶出去。
“去去去,也不看看咱们这是什么地方。
乡下捞来的玩意儿,哪儿上得了咱们的台面?
滚,别让我再看见你。”
苏锦绣皱眉,捡起掉在地上的鱼。
路上行人匆匆,没人上前帮忙。
一个老伯从旁边的小铺子里走出来,招呼苏锦绣过去
“姑娘,我买一条鱼。”
苏锦绣点了点头,赶紧拎了条最大的递给老伯。
“这条不错,您给十文就成。”
打量了一下四周,是个小饭馆。
正是饭点儿,隔壁酒楼宾客盈门。
这儿,却一个吃饭的人都没有。
老伯把钱给苏锦绣,苦笑着接过鱼。
“空有一颗慈悲心,却无多余散碎银。
若是生意好点儿,我还能多买一条。
给你们煮碗馄饨吧!别嫌弃。”
苏锦绣来不及拒绝,老伯摆摆手,开始包馄饨。
看看好心的老伯,她想了个主意。
“老伯,我教你一道鱼丸的做法。
就当,跟你换馄饨吃。”
苏锦绣挽起袖子,熟练的把鱼开膛破肚,剔除刺,刮成鱼蓉。
温水下锅,白白胖胖的鱼丸浮起来。
这会儿功夫,老伯的馄饨也起了锅。
苏尚武看着那热腾腾的馄饨,直到苏锦绣点头,他才吃起来。
苏锦绣盛了一碗鱼丸,递给老伯。
她上辈子,就是靠做美食起家。
信手拈来,对自己的手艺绝对有信心。
老伯将信将疑,咬了一口。
眼睛瞬时亮了,丸子弹牙,鲜甜味美,却没鱼刺。
真真是,老少皆宜。
“好吃好吃。”
苏锦绣动作也快,把剩下的鱼都做成鱼丸。
满满一大锅鱼丸摆在门前,热腾腾的香味儿飘远。
一个穿着讲究的中年男子路过,被白白胖胖的鱼丸吸引,走进来。
“这是什么?还没到正月十五,就有元宵了?”
老伯认出男人,赶紧放下碗上前招呼。
“陈管事,这叫鱼丸。
是这小姑娘做的,味儿不错,您尝尝?”
陈管事看了苏锦绣一眼,皱了皱眉,似是嫌她的长相败胃口。
只是鱼丸实在太香了,他忍不住尝了一口,眉头瞬间松开。
“味儿不错,正好府里晚上要宴客,这些我都要了。”
陈管事扔了一两银子,招呼门外的人把鱼丸连锅端走。
老伯不藏私,把银子交给苏锦绣。
“你运气好,陈管事难得来一趟。
能跟他们府上攀上关系,以后不会少你的好处。”
苏锦绣掂着那银子,松了一口气。
“老伯,多亏您才成了这单生意。
这银子,咱两平分。”
老伯也是个实诚人,一摆手。
“这银子你拿着,你虽然教了我。
可我年纪大了,一个人也做不了多少鱼丸。
这样,以后你的鱼丸就放我这儿卖。
咱两,三七开,你七,如何?”
苏锦绣笑了笑,摇头。
“那可不成,我不能占您便宜。
二一添作五,不然我不干?”
她出技术,老伯有人脉,赚的钱平分,这样生意才能做的长久。
老伯没料到苏锦绣会这么大方,推辞几句,实在拗不过苏锦绣,只能答应下来。
两人立了个字据,按了个手印。
生意,就谈成了。
苏锦绣拿着银子,先去割了三斤肉。
又买了十斤白面,二十斤大米。
想着李招娣,又抓了些补气血的药。
路过一个糖葫芦摊,见苏尚武直咽口水,又买了三串糖葫芦。
苏尚武看着手里的大包小包,赶紧摇头。
“别浪费银子,我不想吃。”
苏锦绣接过糖葫芦,塞进他嘴里。
“怕啥,阿姐现在能挣银子。
以后想吃啥,阿姐都给你买。”
苏尚武到底是个孩子,长这么大都没吃过糖葫芦。
没忍住,舔了一口。
糖葫芦真甜啊,甜的眼泪都出来了……
——————————
天黑透了,李招娣跟苏尚文站在路边。
不时踮起脚尖,朝路口张望。
粟阿芳跟三房的江春兰围在他们身边,说得唾沫飞溅。
“大嫂,我说什么来着?
苏锦绣就不是个好东西,一条鱼就把你收买了?
这下好,尚武被哄走卖了。
以后,你一个病秧子。
尚文一个瞎子,咋过哦。”
江春兰拿出帕子,抹了把泪。
“大嫂,你可真命苦。
快去看看,值钱的东西还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