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冬至大如年”。
到了冬至,也就意味着这一年已经走到了尾声,是时候躲在家里,开心的细数这一年来的收获了。
尤其是对大宋朝堂的上上下下而言,这一年算是中原大地这么长时间以来,过的少有的富裕日子了。
可以预见的,今年的大宋能过上一个肥年。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去岁征蜀的战争红利了。
经过一年多的消化,这一笔巨额财富终于是彻底的转移到了开封府。
随后,经过层层流转的渗入了开封府的方方面面,让这座城市里的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受益了。
最直观的就是,光是这一年时间里,开封府的新房子就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再加上大量从蜀地迁移过来的大家族、官员们也都开始在这里落地生根,使得开封府的大街小巷变得越发繁华起来。
这让开封府真正的,开始有了一个王朝都城应有的气象。
赵匡胤的天子驾从,就这么行走于御街之上。
他放眼看向四周,周围伏地躬身的百姓们相比于前两年,要多了数倍不止。
很多让赵匡胤自豪的东西。
于是赵匡胤就这么傲然的一路从皇城出到了开封府的南门口。
有些奇怪的是,在这霜雪落地的寒冷时节,南门口的这些人里面,有许多人竟然是赤裸着上身的。
他们的背上还背着一捆捆的荆条,荆条的尖刺在他们背上扎出了一个个血点,但他们却丝毫不为所动。
只是默然的站在门口,如同雕塑一般。
待到赵匡胤的天子驾从来到面前以后,这些人里面一个看着应当是领头人模样的老人家才是推金山倒玉柱一般的对着赵匡胤跪了下去。
“罪臣谢行本,叩见陛下。”
“罪臣叩见陛下。”
谢行本身后的那些人也都跟着齐刷刷的跪了下去。
看着这一副场面,赵匡胤急忙从车架上走了下来。
赵匡胤走到谢行本身边,伸手将他给扶了起来。
“谢老将军何须如此大礼,快快起来披上衣服。”
说着,赵匡胤就让随性的仆从们将其他的人都给扶起来,在给他们套上了御寒的衣物。
谢行本一脸老泪纵横的向着赵匡胤倾诉自己是如何不智,才会受人蛊惑进而为贼军所挟。
赵匡胤则是好言安抚,称赞谢行本能够及时回头,使得蜀地不用再经历战火,实乃功德无量之举,无需在意以前的过失。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这一副君臣相扶的感人场面,看着周围人连连点头。
中书舍人李昉更是立刻在起居录上记录起来,为赵匡胤的伟大形象成功添上了一笔。
没多少人注意到,在谢行本带来的手下中,一个脸上有数道疤痕的人,正用一种诡异的目光打量着不远处的赵匡胤。
“低头!”
疤面人的身边,一个人小声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
“孙大哥,你放心,我不会做傻事。”
疤面人小声的回了一句之后,便低头不再有多余的动作。
没多久,赵匡胤便将他们这一帮投降的蜀地叛军将领们给一路带进了皇宫。
在集英殿,已经摆好了一场宴席,为的就是招待谢行本他们。
在赵匡胤换衣服的空当,赵光义寻了进来。
“大哥,你为什么要这么对这群反复无常的家伙?按我说的,就应该把他们都杀了才是。”
赵匡胤看了看自己这个已经成熟了许多的弟弟,心下有了些许的想法,可随后就被他压了下去。
“二哥,我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个谢行本,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为了能尽快的平定蜀地。杀光他们这些人容易,可只要蜀地百姓一日不归心,蜀地就随时有复叛的可能。”
“一个安稳的蜀地,是我们现在急需的。”
赵匡胤说完,就朝着集英殿那边去了。
赵匡胤没有告诉赵光义的是,他之所以接受谢行本他们的投降,并且还表现的如此重视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赵德昭带回来的那些情报。
如果,想要往北的话,那么蜀地就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下来。
为此,自己不过是牺牲点颜面而已,算的了什么?
而赵匡胤之所以不把这件事告诉赵光义,也是因为赵德昭。
那天,在和赵普讨论着关于赵德昭送来的那些情报的时候,赵匡胤本来是想把赵光义也叫上的。
然而,赵普却说出了一些,近乎于诛心的话语。
虽然赵匡胤当场就对着赵普发了一通的脾气,双方也就这么不欢而散了。
但赵普的那些话就像是一根刺,卡在了赵匡胤的心间。
以至于,关于北地的事情,赵匡胤丝毫没有向赵光义透露过。
在赵光义跟上来的时候,赵匡胤已经将心头的思绪给抚平了,两人就这么一前一后的踏入了集英殿中。
……
开封府的皇宫里在举行着宴会,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宁府的皇宫里,也在举行着宴会。
比起开封府的宴会,江宁府的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