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大堂里。
对于赵德昭所提出的,要前往南唐走一趟的想法,参加会议讨论的众人一时间都是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随后他们就不约而同的在心里暗自吐槽:
殿下,咱们这些人到来州才几天的功夫呐,屁股都还没坐热乎呢,您怎么又想着要往外跑了?还一跑就是上千里的,您老人家就这么闲不住的吗?
回过神来之后,众人就开始酝酿措辞了。
首先提出反对意见的是常孟。
“殿下,我觉得吧,咱们这次出货之行还是应当以稳妥为上,不宜做出太大的变动。最好还是照着原来的方式走,先熟悉一下再说。”
接着,常孟又仔细的解释道:
“殿下,你想想,如果你要亲自带着这么多东西去南唐那边的话,要带的人手和物资什么的肯定不能少,且不说人员调动的事情,光是这么多物资就要花上不少的时间去筹备。”
“而且你也知道,来州这边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咱们现在还是初来乍到,立足未稳的。要是一下子抽调走了太多的人手的话,难保不会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
常孟说话间,毫不掩饰的表达出了自己对黄建辉和高元林他们这些人的提防之心。
对此,高元林默默的低下了头,假作没有听明白常孟说的那些话。
而黄建辉却是开口劝阻道:
“殿下,恕属下直言,往些年的时候,我们把东西运到海州,一趟来回都得三两个月。若是再往南边去的话,那边的路线我们可就不熟了,这样一来,路上耗费的时间也就很难把握,耽误的太久反而不好。”
接下来,以钱德禄为首的军官们也都提出了一些异议。
他们这些人说出的理由大致就几种:
要么就是军队才刚从开封长途跋涉过来,需要休整。
要么就是军营里才刚刚接收了大批水匪俘虏,需要进行改编整训。
诸如此类,听着都是比较有道理的理由。
但是赵德昭明白,这无非就是手下人想要好好休息上一段时间罢了。
谁让大家伙这一年的时间里,都跑了快万里路途了呢,搁谁都想要休息休息了。
也就赵德昭的怪物体质没啥感觉了。
看着手下人几乎一致的反对声,赵德昭也是犹豫了一下。
但是很快他又重新坚定了起来。
赵德昭不想改变自己要去看一看南唐的风貌的决定,但是手下人的意见和情绪他也必须要考虑才行。
所以赵德昭选择性的做出了些许的让步。
这一批货,将由赵德昭带队亲自押运到海州境内,还是从黄高两家的老渠道脱手变现,同时进购来年贩卖到北面去的物资。
而到了海州以后,大队伍会照常返回来州,赵德昭本人则会带着一队人手脱离队伍,继续向南,去南唐走上一遭。
这种亲身上阵的行事风格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眼看着赵德昭确实已经下定了决心,大家也就把这件事情给认下了。
随后,众人便开始讨论起了队伍人员方面的问题。
哪怕只是去海州一趟,也是要离开两三个月的,所以人员的分配就很重要了。
保险起见,赵德昭把黄建辉和高元林这两个地头蛇的头头都给划进了南下的队伍里。
没了这两个领头的,这两家人的残余力量想来也翻不出太大的浪花来。
更何况赵德昭对常孟的能力还是很放心的,相信两三个月的时间,足够常孟把来登这么大点地方给控制住了。
也正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当过皇帝的内政官在,赵德昭才敢在这种时间跑到外面去浪。
而武将方面,赵德昭只带了林胜的一营人马,然后补充了等量的改编俘虏,凑齐了八百人的编制。
至于剩下的五名还在军队里的生肖成员则都被赵德昭给划拉进了队伍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们几个是自己真正信任的人,也是自己一直在努力培养的人,自然任何机会都不能把他们落下了。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商榷完,天色都已经是漆黑一片了,大家吃过了简单的晚饭之后便各自回去,为第二天的忙碌养精蓄锐了。
接下来,来州城的百姓们就感觉这几天真的有够热闹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队伍一天到晚的就没停过。
除了各种拉货的车马驾从,还有许多的军队在调动。
哪怕是黄高两家已经把流程摸得很熟练了,整个货物打包转运的筹备工作还是持续了三四天的功夫。
一直到了第五天的时候,所有的东西才算是准备完毕,可以启程了。
出发前,赵德昭习惯性的将所有人都集合在一起,检阅了一番。
这一次南下的队伍除了林胜那八百将士,还有上百名车夫、伙计之类的,加起来差不多上千号人。
这么多人员车马的站在一块儿,看着还是挺有气势的。
不过细看之下就能发现,这些人里头,大部分依旧是带着一股乌合之众的味道,神态散漫,没多少纪律可言。
赵德昭也没有想要挑刺的意思,都是些刚改编过来没几天的,指望他们一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