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习习,带起烟雾阵阵。
虽说这次偷袭码头的行动中,赵德昭并没有让手下们用火攻的手段,但是混战中总是免不了打翻一些火把火盆之类的,再加上有些人打着浑水摸鱼的心思,想要靠纵火来打乱局面好方便自己逃窜。所以在这个刚刚经历完一场战斗的码头上,随处都能看到点燃的火光。
现在大局已定, 这个码头连带着上面的东西都姓赵了,赵德昭自然不能放任这火就这么烧下去。
在把那些俘虏们都给缴械看押起来以后,他就开始安排人四处灭火了。
好在这就是海边,水多得很。很快,一团团火焰就被扑灭了下去,只剩下一些暗火还在挣扎着, 冒出些许的黑烟。
等到日头升起之后,海面上的风浪明显变得大了许多, 哗啦啦的海浪拍打声裹挟着一片稀疏的黑烟, 去了的老远老远的地方。
赵德昭站在码头的仓库门口,感受着越来越大的海风。
他的脑子一瞬间有些恍忽,闪过了最近复习的那些地理知识,这应该是因为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差造成的?
甩了甩脑袋,把杂草般的思绪压下去之后,赵德昭让人打开了仓库的门。
他要看看自己这一仗的收获了。
开门的正是黄建辉,他在向赵德昭表示投诚之后,就非常自觉的扮演起了一个下属的角色,主动收拢人手不说,还详细的为赵徳昭介绍起了码头上的各个地方。
同时,黄建辉还很有分寸的和赵德昭保持着一定距离,又始终让自己处在赵德昭的视野之中。
相比之下的高元林都还没有完全适应自己的身份转变,一张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 思绪都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这黄建辉真的是个聪明人。
赵德昭挺开心。一直以来自己手底下都是小猫三两只的,都不怎么拿得出手。自己又对于历史不怎么熟, 想要学别人玩收集名士良将之类的都没法学, 只能自己慢慢培养手下。
不然他也不至于费心思把孟昶挖来了。
实在是没有人手啊。
现在看来,这个黄建辉倒是可以一用。
“殿下, 这里放着的都是从契丹东京道收来的山参、虎骨、皮草,都是上等的货色。”
黄建辉打开了仓库里的几口箱子,一样样的为赵德昭介绍着这些东西的产地、价格、销路等信息。
很快,赵德昭就从黄建辉口中知道了他们这条走私渠道的大概运作流程。
首先就是黄家把控的蓬来这条线。这条线主要是进口为主,从辽国东京道,也就是后世的辽沉那块进口各种稀缺的山货到中原这边贩卖。
而另一条由高家把持的浮游岛线则是进出口兼有之。
这条线对接的就不是辽国的东京道了,而是中京道那边。高家把一些丝绸、瓷器、茶叶之类的东西运到那边贩卖,然后再从那边运回诸如铁矿、牲畜,甚至是战马之类的。
高家的贸易模式,让赵德昭想起了影视剧里提起的《檀渊之盟》,这种互补的贸易形式对于双方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想了想,赵德昭对着黄建辉问道:
“按道理,应该是高家的这种方式赚的钱更多吧,为什么你们黄家不运东西到那边去卖呢?”
黄建辉低头道:
“殿下,这里面原因倒也简单,我黄家人走的这条线去的都是一些苦寒之地,接触的也都是山林里面的部族之类的, 他们哪里会用什么丝绸、瓷器之类的东西?”
赵德昭了然的点头。
也是,这会儿辽沉半岛那边还基本都是半原始状态呢, 对于那里生活的大部分部族而言, 食物、武器之类的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顺带着,赵德昭也明白了,为什么黄家把控的是利润相对较少的线路,却能在走私团伙里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
能和那一帮在白山黑水里拼杀的家伙们做生意的,本身自然不能是什么善茬。
不然只怕是有去无回的。
劫掠的天性几乎印刻在了那些人的骨子里,只有足够的武力威慑才能让他们规规矩矩的交易。
或许也正因如此,黄建辉才会表现的比高元林要果断的那么多。
赵德昭远远地眺望了东北方,对着黄建辉问道:
“你经常去那边吗?”
黄建辉点头道:
“小的也就这两年才歇了歇,以前都是我亲自带人走那边去收货的。”
“和我说说那边的情况吧。”
“是。”
看赵德昭对东京道那边的荒山野岭很有兴趣的样子,黄建辉便慢慢的讲述起了自己前些年收货时的各种见闻。
中间,赵德昭也会提出一两个问题,黄建辉虽然听着有些有些奇怪,但也会认真的回答。
“什么?女真人女的漂亮?哪来的漂亮?都是一群五大三粗的婆娘,胳膊能有我大腿粗,力气不比我小到哪里去的那种。”
“在那地方,娇小的人活不下去的,我倒是在几个大点的部族见过几个瘦一点的,但也就是相对来说,可那一个个也都壮的跟豹子一样,那些人更危险,因为她们力气小了,就会更努力的磨练技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