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是,令尊那边如何?”
“父亲不会插足此事,近来我家中矛盾,也是因父亲劝叔父安分守己,叔父不服所致。”常荀笑了笑,“殿下放心,父亲与我,都分得清楚局势。”
定王徐徐点头,旋即吩咐常荀加强府中戒备,叮嘱他若遇急事,当如何处置。
他的安排多是为了定王府,阿殷在旁听罢,依旧不敢放心,“府中的事,有常司马在,左右典军也都在,不会有什么大事。我怕的,还是宫中。这回嘉德的事情,宫中阴谋算计的厉害我算是尝到了,殿下在宫中,务必要小心。”
“阴谋固然厉害,却也都是铺垫,最要紧的还是最后的真刀真枪。放心。”
阿殷对上定王目光,深沉冷厉,是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杀神风采。
她轻了口气,缓缓点头。
傍晚时分,散骑常侍冯远道奉圣旨携数名御前骁骑营来到王府,声称有事请教定王妃。如今正是严查嘉德公主案子的要紧时候,曹长史和常荀忙将一行人迎至厅中,冯远道依礼拜见定王妃,因事关重大,掩门相询。
半柱香的功夫后,冯远道告辞离去。
阿殷送他们出厅,瞧着冯远道身后那道渐渐远去的背影,暗暗捏了把汗。骁骑营是由永初帝亲自点选,不过五十人,负责殿中护卫和外出随扈。因职位要紧,寻常都穿重甲,带头盔,威武而神秘,只需携带令牌,出入宫门便不受盘查询问,身份格外特殊。
冯远道今日所挑的,尽与定王身形相仿的人。
定王混入其中,又是骑马而行,那些微身形差别,便看不出来。即便宫中防卫甚严,各处宫门盘查仔细,用这种手段,也无人能够察觉端倪。
顺利入宫后到得承乾殿中,冯远道依命入殿中拜见,骁骑营的数人归队。
待酉时轮值,定王在隐蔽处卸下那一套重甲头盔,才避过旁人,悄然奉命入殿中拜见。
永初帝自察觉孟皇后险恶用心之后,便停了殿中的龙涎香,只是红漆柱和垂落的帐幔久经熏香,那味道还是幽微不散。魏善在门外奉命把守,殿中不见半个旁人,定王行至永初帝榻前,跪拜过后,目中终究露出担忧,“父皇龙体欠安,可有好转?”
“你及时回来,便稍有好转。”永初帝面露欣慰,“一路可有异常?”
“儿臣已做了安排,无人察觉。昨晚深夜入城,在府中藏身,除了司马常荀,无人知晓。”
永初帝闻言颔首。
有了这颗定心丸,老皇帝悬了多日的心总算归于原位。他虽卧病在榻,这些天却也没闲着,将宫中布防及主要将领的底细又摸了一遍,趁着孟皇后和太子尚未发难,拿捏着分寸抢时间做了些安排。父子二人商议对策,又将永初帝信重的冯远道召入殿中,定下策略之后,又召魏善入内,吩咐他先行安排。
至夜,定王藏身承乾殿中不露面,永初帝派魏善传旨,封锁外面各处宫门,召太子入承乾殿见驾。
派出去的内监已走了多时,外头却还没有半点动静。东宫就在皇城边上,一趟来回,哪还需要那么多功夫?
永初帝脸色黑沉如墨。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定海神针就是可以自由生长变化的神物金箍棒呀~当然目前没有用武之地(污污的飘走~~
☆、第125章 结局(预热)
永初帝没等到太子应召来承乾殿的消息,却等来侍卫的奏报——昭仁宫中禁足的孟皇后带人强闯外出, 因她身份贵重, 负责看守的侍卫不敢伤害, 又难以阻拦,孟皇后已出了昭仁宫,往东宫去了。
随即, 魏善入内禀报消息,说派去东宫召太子的内监,被东宫以矫诏的罪名捉了起来。
两处公然抗旨, 其意自明。
永初帝躺在病榻上面色极差,倚着靠枕歇息, 紧握的骨节几乎泛白。
从他意识到东宫尾大不掉, 着手安排开始至今,也不过三天时间而已。双方都没有一击必杀的把握, 便抢着时间安排, 孟皇后急着笼络策反,永初帝这里最要紧的却是清查, 将身边稍稍可疑的人尽数拔除,免生意外。负责殿中护卫的骁骑营, 由最初的五十人裁减成了三十五人,殿前、殿后及承乾殿左右护卫的羽林卫由北衙六卫大将军窦玄亲自接手, 迅速做了一番安排,在承乾殿四周布防。
偌大的皇宫,永初帝病中缠绵在榻, 如今能够据守的,也只承乾殿而已。
老皇帝歇了片刻,才问道:“外头都已布置妥了?”
“窦将军和左右散骑常侍皆在殿外把守,左右银台门由左右羽林卫将军守着,光顺门和崇明门由左神策卫分兵看守。”魏善躬身禀报,见老皇帝那喘气的毛病犯了,又手忙脚乱的帮着顺气递汤,将地下跪着的太医院判狠狠瞪了一眼——自永初帝病后,太医院几乎使尽浑身解数,依旧未能令他好转多少,甚至还有太医的药方于龙体不利,被下令杖毙。若非形势紧张,这位院判的脑袋恐怕也已搬家了。
永初帝只是喘气,“吩咐窦玄,光顺门处,务必加紧布防。”
“守卫光顺门的是陶靖和高元骁两位将军,皇上尽可放心。”
陶靖是定王的岳丈、高元骁